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協助陳光誠赴美留學的關鍵人物、紐約大學教授孔傑榮昨日表示,陳光誠若專心研究維護殘疾人的法律,未來回中國問題應該不大,並預計他未來一年會專注學習,減少參與政治活動。但他明顯對陳光誠未來的角色寄予厚望,指其會成為「中國的甘地」。他又說,對陳融入新環境感到樂觀,相信「明天會更好」。
「倘專心研法律 回國不難」
孔傑榮昨日接受香港傳媒集體訪問時表示,支持陳光誠希望回中國的想法,他知道陳光誠不想在國外虛度下半生。孔傑榮認為,陳光誠能否回國,「取決於他在這裏表現如何」,若陳專心研究美國在維護殘疾人士方面的法律,可能有很好的回國機會,「因為你無法批評那些為殘疾人奔波的人」 。孔較早前還對路透社說,未來一年陳希望認真學習,對政治活動的投入或許不會再如以往般多。
但孔傑榮對陳未來的角色仍寄予厚望,他說,與陳光誠初次會面便知道他非常特別,富同情心又關注人權,「你會發現這個人有一天會成為中國的甘地」。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領袖。他的「非暴力」哲學思想,影響了全球爭取和平變革的運動。
中文授課 財援足撐逾年
孔傑榮表示,陳光誠將在紐大法律學院的亞美法研究所學習美國法律、國際法律與法律比較。他解釋,陳光誠是個「特別學生」,英文水平極有限,教師會用中文教學,由於校內本來就有一群來自大陸與台灣的研究員,因此語言不會成為陳光誠的障礙。
孔傑榮表示,陳光誠的課程原則上為時一年,只要陳準備好,下周便可開始,但也可能稍遲,「我們不着急」。他透露,很多熱心人都想出錢資助陳光誠,校方相信他的經費可維持一年多。他還說,陳光誠太太袁偉靜也可與丈夫一起學習。他又稱,陳光誠與家人雖然仍未適應時差,但精神不錯。對於他們一家未來的生活,他用中文概括道:「明天會更好。」
「幸運」離國 「明天會更好」
孔傑榮形容,陳光誠離開中國的過程中十分「幸運」:首先,陳在使館內只獲准與孔傑榮通話,若陳一早致電給後來極力游說他離開中國的滕彪,「現在將會還在使館」(因為陳若想從使館直接赴美,中方不會准許);陳當時聽完孔的分析後,決定留在中國,並決定離開大使館治病;其次,美方原承諾日夜派人在醫院陪伴陳光誠,但晚上看護他的人卻跑回家睡覺,孤立無援的陳光誠在凌晨3點半醒來,向記者控訴並表明自己想離開中國。他指出,沒有人預計這些事情,但對陳光誠來說卻是好事,外媒的報道令中國領導層感受到壓力,「我敢確認你們的領導人說:走吧,讓他走。」
孔還認為,中國政府安全與外交系統權力平衡的改變,亦為陳離國帶來機遇。他稱,中國在一般情况下「安全第一」,但陳光誠成為外交事件後,中央傾向聽外交人員意見。陳光誠目前最大的憂慮、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憂慮是侄兒陳克貴的安危。
《環球時報》昨發表社論稱,陳到美國後,對西方的宣傳價值不會比之前更高。
明報記者 陳立程 紐約報道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倘專心研法律 回國不難」
孔傑榮昨日接受香港傳媒集體訪問時表示,支持陳光誠希望回中國的想法,他知道陳光誠不想在國外虛度下半生。孔傑榮認為,陳光誠能否回國,「取決於他在這裏表現如何」,若陳專心研究美國在維護殘疾人士方面的法律,可能有很好的回國機會,「因為你無法批評那些為殘疾人奔波的人」 。孔較早前還對路透社說,未來一年陳希望認真學習,對政治活動的投入或許不會再如以往般多。
但孔傑榮對陳未來的角色仍寄予厚望,他說,與陳光誠初次會面便知道他非常特別,富同情心又關注人權,「你會發現這個人有一天會成為中國的甘地」。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領袖。他的「非暴力」哲學思想,影響了全球爭取和平變革的運動。
中文授課 財援足撐逾年
孔傑榮表示,陳光誠將在紐大法律學院的亞美法研究所學習美國法律、國際法律與法律比較。他解釋,陳光誠是個「特別學生」,英文水平極有限,教師會用中文教學,由於校內本來就有一群來自大陸與台灣的研究員,因此語言不會成為陳光誠的障礙。
孔傑榮表示,陳光誠的課程原則上為時一年,只要陳準備好,下周便可開始,但也可能稍遲,「我們不着急」。他透露,很多熱心人都想出錢資助陳光誠,校方相信他的經費可維持一年多。他還說,陳光誠太太袁偉靜也可與丈夫一起學習。他又稱,陳光誠與家人雖然仍未適應時差,但精神不錯。對於他們一家未來的生活,他用中文概括道:「明天會更好。」
「幸運」離國 「明天會更好」
孔傑榮形容,陳光誠離開中國的過程中十分「幸運」:首先,陳在使館內只獲准與孔傑榮通話,若陳一早致電給後來極力游說他離開中國的滕彪,「現在將會還在使館」(因為陳若想從使館直接赴美,中方不會准許);陳當時聽完孔的分析後,決定留在中國,並決定離開大使館治病;其次,美方原承諾日夜派人在醫院陪伴陳光誠,但晚上看護他的人卻跑回家睡覺,孤立無援的陳光誠在凌晨3點半醒來,向記者控訴並表明自己想離開中國。他指出,沒有人預計這些事情,但對陳光誠來說卻是好事,外媒的報道令中國領導層感受到壓力,「我敢確認你們的領導人說:走吧,讓他走。」
孔還認為,中國政府安全與外交系統權力平衡的改變,亦為陳離國帶來機遇。他稱,中國在一般情况下「安全第一」,但陳光誠成為外交事件後,中央傾向聽外交人員意見。陳光誠目前最大的憂慮、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憂慮是侄兒陳克貴的安危。
《環球時報》昨發表社論稱,陳到美國後,對西方的宣傳價值不會比之前更高。
明報記者 陳立程 紐約報道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