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希臘政局不穩引發的歐債危機持續困擾股市,投資者先行沽貨離場,有基金更把現水平提升至10%,以靜待歐債危機的發展。港股昨天早市跟隨亞洲區內股市跌勢,恒指一開市已失守19000點的關口,一度急跌579點。然而,在嚴重超賣的情况下,加上憧憬內地減息及有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出台,午後水泥及基建股倒升,恒指跌幅收窄至249點,收報18952點,全日成交額增加9.1%至658億元。恒指全周跌了5.32%,為去年9月23日當周以來最大的跌幅。
恒指全周跌逾5% 8個月最多
歐元兌美元的匯率回升,歐洲3大指數早段喘穩,而截至昨晚11時15分為止,道指報12446點,升4點。港股的美國預託證券(ADR)中,匯控(0005)報62.85元,較港收市價跌0.9元,而中人壽跌0.02元,報18.24元。
港股缺乏向上的動力,資金持續流出,根據野村的報告顯示,香港截至周三有1600萬美元流走,而內地「走資」更多,有2.07億美元,較前一周增加3.81倍。淡友亦乘時而起,昨日大市的沽空比率約12.1%,已是連續4日高於10%以上的水平。「殺牛行動」仍未結束,恒指跌至最低的18622點後,共有69隻牛證「打靶」。
中港齊「走資」 殺牛未完
機構投資者對市况看法各有分歧,亨德森基金經理沈昱表示,看不通歐債危機會如何發展,故已減少基金的持貨量,目前投資組合持股量由4月中的100%降至目前的90%,即持有10%現金等候機會。
另一名基金經理則認為,市場擔心歐洲債務及內地經濟增長,始終歐債問題持續,市場的信心仍然薄弱。
不過,有交易員指出,一些機構投資者昨日眼見估值變得廉宜,紛紛入市掃貨,而近期跌市中,亦未見有斬倉的情况,相信港股未見有恐慌拋售的情况,而瑞信日前發出的報告指出,亞太區的股市中以內地、韓國及香港最廉宜,其中較看好韓國股市。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