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買金增10% 首次成一哥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18日 21:35
2012年05月18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黃金不再是避險天堂,世界黃金協會昨日發表報告指,首季全球黃金需求按年減少5%,並且連續第二個季度錄得按季倒退。除中國市場外,印度、中東及歐美市場對黃金的需求通通下跌,顯示黃金再不能給予投資者安全感,有專家認為,此意味黃金可能從多年的牛市轉變為熊市。


報告顯示,首季的全球黃金需求量為1097.6噸,較去年同期的1150.7噸下降5%。但由於首季的黃金平均價格按年增22%至每盎司1690.57美元,因此黃金需求價值仍錄得16%增幅,至597億美元。印度市場拖累全球需求,由於該國兩次上調黃金進口關稅及對金飾徵收新稅,因此首季需求大跌29%至207.6噸。中國的需求則增長10%至破紀錄的255.2噸,首次成為全球最大黃金買家。


印度徵稅 拖累黃金需求

期內中國的金飾需求增8%至156.6噸,佔全球金飾需求30%。但中國的增長主要由投資需求帶動,期內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增13%至98.6噸,是全球最多。報告更認為,中國經濟增速雖現放緩,但仍繼續超過西方,因此中國在今年仍會是最大的黃金買家。


不過,除中國外,全球其餘地區的投資需求都急速放緩。美國及歐洲首季的投資需求,分別大跌32%及30.76%,印度更跌46%至55.6噸。另一方面,金價在今年初仍高見每盎司1790美元,但近日下跌至約1550美元水平。


實德期貨及外匯總裁李慧芬認為,現在黃金還不如貨幣保值,而且美國經濟正逐步復蘇,投資者可以把資金放在美股或美元上,不需要一窩蜂擁向黃金。


分析員:美經濟復蘇 轉投美元

她更認為,單以金飾需求看,中國未必「撐得住」,能繼續成為全球最大的金飾買家。因為黃金太貴,而且要配戴金飾的傳統觀念正在改變,許多金飾珠寶店都轉賣白銀等其他貨物。


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則在官方微博中指出,美匯上升不是因為美國經濟回暖,是因為歐債危機造成美元相對走強,影響黃金的基本因素沒變,中國、多國央行購金及ETF仍然為黃金需求提供重要支撐。


多國央行續購金 成重要支撐

各國央行在首季幾乎沒有售出黃金,即使偶爾有小量售出,亦只是金幣銷售。因此,央行對黃金仍然是淨買入,首季的需求達80.8噸,佔全球黃金需求7%,主要受東歐地區帶動,墨西哥央行也創下16.8噸的最大單項買入。


明報記者 廖毅然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