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講場
2019年08月01日 11:03
早前去書展見到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擺左個位招攬學員。原來持續進修基金的課程。其中一班是有機耕種體驗旅遊專業證書,成功畢業可以退8成學費。考慮緊報唔報呀!
各位網友會點用筆持續進修基金呢?
各位網友會點用筆持續進修基金呢?

2019年07月31日 11:32
正在讀一本關於樹木的書—《樹的秘密生命》。一直以為樹木間為爭取陽光和資源會互相競爭,但原來它們會幫忙輸送養分給生病的樹,避免倒塌的樹木令森林突然出現空缺,一下蒸發空氣中的水分,令森林的微氣候失衡。以後大家行山不妨留意下,林木茂密的地方,在夏日會比外面清涼,原因就是樹木正協作維持微氣候!以下為節錄,有興趣的網友可以一看!
在林區中的老山毛櫸樹保留地裏,渥雷本偶然發現一片奇特且覆滿青苔的石頭,帶着不少窟窿並稍微彎曲,撥掉一些青苔,才看見底下露出的樹皮。原來這不是一塊石頭,而是塊老木頭的樹樁。在潮濕的地面上,山毛櫸樹枝幹通常沒幾年就會完全腐朽,但這塊樹樁卻異常堅硬,且與底下的土石盤根錯節地合而為一。他用刀從樹皮上刮下一些碎屑,看到底下露出的綠意。只有葉綠素才有這樣的顏色,而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元素,證明此樹樁根本未死。這樹樁直徑約一公尺半,是巨大、古老的山毛櫸樹樁盤根錯節的殘餘,樹幹內部早已完全朽壞為充滿養分的腐植質,只有樹幹邊緣部分殘存,說明這是棵早在四、五百年前就被砍掉的樹木殘樁。
但是一段殘樁理論上無法存活這麼久。沒有了樹葉,也就沒有了光合作用,無法產生細胞呼吸所需的糖分,也就沒有生命的養分。這對孤軍奮鬥的樹樁而言是斷食數百年,必死無疑。但對於活在林裏的山毛櫸樹,可不是這麼一回事。泥土內的樹根尖處通常會被無數真菌包圍覆蓋,而恰當的土壤以及無人為干擾的環境,使真菌得以在地下織成超巨大網絡,連接起眾多樹根,好讓樹木之間能彼此交換養分。樹的根部可以在地下生長得比其樹冠大上六七倍,歷經幾百年滄桑歲月後,山毛櫸樹群的樹根可以直接接觸相互糾纏,結合生長,形成龐大的物質交換系統。正因為這樣,他們之間也就能互通養分,為殘樁雪中送炭。
在林區中的老山毛櫸樹保留地裏,渥雷本偶然發現一片奇特且覆滿青苔的石頭,帶着不少窟窿並稍微彎曲,撥掉一些青苔,才看見底下露出的樹皮。原來這不是一塊石頭,而是塊老木頭的樹樁。在潮濕的地面上,山毛櫸樹枝幹通常沒幾年就會完全腐朽,但這塊樹樁卻異常堅硬,且與底下的土石盤根錯節地合而為一。他用刀從樹皮上刮下一些碎屑,看到底下露出的綠意。只有葉綠素才有這樣的顏色,而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元素,證明此樹樁根本未死。這樹樁直徑約一公尺半,是巨大、古老的山毛櫸樹樁盤根錯節的殘餘,樹幹內部早已完全朽壞為充滿養分的腐植質,只有樹幹邊緣部分殘存,說明這是棵早在四、五百年前就被砍掉的樹木殘樁。
但是一段殘樁理論上無法存活這麼久。沒有了樹葉,也就沒有了光合作用,無法產生細胞呼吸所需的糖分,也就沒有生命的養分。這對孤軍奮鬥的樹樁而言是斷食數百年,必死無疑。但對於活在林裏的山毛櫸樹,可不是這麼一回事。泥土內的樹根尖處通常會被無數真菌包圍覆蓋,而恰當的土壤以及無人為干擾的環境,使真菌得以在地下織成超巨大網絡,連接起眾多樹根,好讓樹木之間能彼此交換養分。樹的根部可以在地下生長得比其樹冠大上六七倍,歷經幾百年滄桑歲月後,山毛櫸樹群的樹根可以直接接觸相互糾纏,結合生長,形成龐大的物質交換系統。正因為這樣,他們之間也就能互通養分,為殘樁雪中送炭。

2019年07月30日 13:01
講故佬今天唔講故!同你講字!
你知"因缺思廳"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做資料搜集時見到到一篇文章寫"香港地名簡直「因缺思廳」!"(稍後才與大家分享)
原來因缺思廳是英文interesting 的谐音!(用譜通話朗讀)
得知結果後.....真是無言
你知"因缺思廳"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做資料搜集時見到到一篇文章寫"香港地名簡直「因缺思廳」!"(稍後才與大家分享)
原來因缺思廳是英文interesting 的谐音!(用譜通話朗讀)
得知結果後.....真是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