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講場
2019年07月26日 10:05
從故到今:掃墓坪?秀茂坪? (一)
秀茂坪是一個很多人認識的地區,它的發展,比官塘沿海一帶較遲,原因當然與它的位處半山這一個先天的地理環境有關,因為要先開採秀茂坪山坡上的泥土,用來作為官塘沿海一帶的填海使用,才可以將一大遍的山坡,闢為興建公共房屋之用。
有人說秀茂坪從前叫「掃墓坪」,因為那裡有一個墳場,名叫「七號墳場」。但從地圖來說,七號墳場不包括現在秀茂坪的地方。但七號墳場的範圍去到順天及安達臣,所以D人才穿作附會?!另一說法是蘇芧坪,這說法反而有官法英文地圖!
很多人都記得秀茂坪區發生過「六一八」雨災,但事實上發生的地點較接近當年的官塘(翠坪道)(現時官塘瑪利諾書院南面的山坡)。反而較少人記得一九七六年在秀茂坪舊區曾發生的「八二五」雨災,當年豪雨令到第十五座(座數有待考證)後面一幅護土牆崩塌,山泥湧入地下和一樓的單位,活埋了十多二十人。
從此秀茂坪與靈異恐怖故事掛鉤,欲知詳情,請留意從故到今:掃墓坪?秀茂坪? (二)
秀茂坪是一個很多人認識的地區,它的發展,比官塘沿海一帶較遲,原因當然與它的位處半山這一個先天的地理環境有關,因為要先開採秀茂坪山坡上的泥土,用來作為官塘沿海一帶的填海使用,才可以將一大遍的山坡,闢為興建公共房屋之用。
有人說秀茂坪從前叫「掃墓坪」,因為那裡有一個墳場,名叫「七號墳場」。但從地圖來說,七號墳場不包括現在秀茂坪的地方。但七號墳場的範圍去到順天及安達臣,所以D人才穿作附會?!另一說法是蘇芧坪,這說法反而有官法英文地圖!
很多人都記得秀茂坪區發生過「六一八」雨災,但事實上發生的地點較接近當年的官塘(翠坪道)(現時官塘瑪利諾書院南面的山坡)。反而較少人記得一九七六年在秀茂坪舊區曾發生的「八二五」雨災,當年豪雨令到第十五座(座數有待考證)後面一幅護土牆崩塌,山泥湧入地下和一樓的單位,活埋了十多二十人。
從此秀茂坪與靈異恐怖故事掛鉤,欲知詳情,請留意從故到今:掃墓坪?秀茂坪? (二)

2019年07月24日 13:27
從故到今:網閣?旺角?
從英文譯名當中也可發現一些關於地名有趣的故事。林博士起初為了解開為何旺角的英譯拼音不是「Wong Kok」的疑惑,開始研究旺角的地名起源,才發現原來旺角原本稱為「網閣」,所以英譯拼音是「Mong Kok」。
林博士從一批傳道人於1851年向香港牧師郭士立報告傳教工作的信札中,發現一封兩位傳道人報告宣道行程的信件中,寫上「網閣」。他翻查舊日照片得出結論,當時的旺角是漁民晾曬漁網的地方,地勢稍為高出如平台,因以網和閣來命名:「網係曬魚網嘅意思,閣因為係高出咗嚟。Mong Kok係好啱,後來經過咁多年,旺角都變左咁多,所以啲人先將網閣都變咗做旺角。」
從英文譯名當中也可發現一些關於地名有趣的故事。林博士起初為了解開為何旺角的英譯拼音不是「Wong Kok」的疑惑,開始研究旺角的地名起源,才發現原來旺角原本稱為「網閣」,所以英譯拼音是「Mong Kok」。
林博士從一批傳道人於1851年向香港牧師郭士立報告傳教工作的信札中,發現一封兩位傳道人報告宣道行程的信件中,寫上「網閣」。他翻查舊日照片得出結論,當時的旺角是漁民晾曬漁網的地方,地勢稍為高出如平台,因以網和閣來命名:「網係曬魚網嘅意思,閣因為係高出咗嚟。Mong Kok係好啱,後來經過咁多年,旺角都變左咁多,所以啲人先將網閣都變咗做旺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