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的動態
seezee
2024年08月27日 07:33
錦鹵雲吞
錦鹵雲吞以前是廣東一帶婚宴中的喜慶菜,特意配甜酸汁,因為「甜酸」諧音 與「添孫」相似,寓意「添孫」有祝福的意思。傳統的錦鹵雲吞多摺成扁平形,雲吞皮在油炸時更能受熱發大和起泡,沾上汁料時也方便食用。
錦鹵雲吞以前是廣東一帶婚宴中的喜慶菜,特意配甜酸汁,因為「甜酸」諧音 與「添孫」相似,寓意「添孫」有祝福的意思。傳統的錦鹵雲吞多摺成扁平形,雲吞皮在油炸時更能受熱發大和起泡,沾上汁料時也方便食用。

seezee
2024年08月27日 07:32
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裏的藝術公園近日成為週末好去處。和朋友在大片草地上欣賞海濱長廊的無敵維港海景。懶得準備食物的話,海旁有不少Cafe和輕食店,外賣到草地食都非常方便。藝術公園是寵物友好的,亦可帶同狗狗一同來和主人消閑。
西九文化區裏的藝術公園近日成為週末好去處。和朋友在大片草地上欣賞海濱長廊的無敵維港海景。懶得準備食物的話,海旁有不少Cafe和輕食店,外賣到草地食都非常方便。藝術公園是寵物友好的,亦可帶同狗狗一同來和主人消閑。

seezee
2024年08月27日 07:32
新娘潭自然教育徑
新娘潭自然教育徑位於船灣淡水湖西北角,這條宛然於山谷之中、環繞瀑布區開展的自然教育徑,簡單易竹,是不少家庭假日郊遊的好去處。
新娘潭自然教育徑位於船灣淡水湖西北角,這條宛然於山谷之中、環繞瀑布區開展的自然教育徑,簡單易竹,是不少家庭假日郊遊的好去處。

seezee
2024年08月27日 07:31
印尼杜科諾活火山是當地著名地標,吸引許多登山客慕名前往,不過17日卻發生噴發,猶如海嘯般的火山灰朝登山客直撲而來。

seezee
2024年08月27日 07:30
冷氣病
夏日天氣炎熱,很多香港人會選擇留在有冷氣的環境下避暑,而香港大部份的室內場所如商場、辦公室、學校等更是長時間保持冷氣開放,令身體長期處於室內低溫的景環境。久而久之,身體會出現一系列不適的症狀,例如肩頸痠痛、神疲乏力、鼻敏感、全身關節疼痛等。這些症狀可統稱為「空調綜合症」又稱「空調病」、冷氣病等,是近年較常見的病徵,與我們的生活關係息息相關。
夏日天氣炎熱,很多香港人會選擇留在有冷氣的環境下避暑,而香港大部份的室內場所如商場、辦公室、學校等更是長時間保持冷氣開放,令身體長期處於室內低溫的景環境。久而久之,身體會出現一系列不適的症狀,例如肩頸痠痛、神疲乏力、鼻敏感、全身關節疼痛等。這些症狀可統稱為「空調綜合症」又稱「空調病」、冷氣病等,是近年較常見的病徵,與我們的生活關係息息相關。

seezee
2024年08月27日 07:29
港大醫學院引入亞洲首部創新超聲波組織碎化儀器 Edison儀器治療肝癌。這項技術無需開刀、無創無痛,是肝癌患者的革命性療法。

seezee
2024年08月26日 11:17
薩拉熱窩這座城市蘊藏着無盡的魅力和豐富的旅行資源,仿佛一顆被遺忘的寶石,等待着旅人去發掘。其實薩拉熱窩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還融合了豐富的文化、多樣的景點和令人驚喜的現代設施,是一個理想的旅行目的地。

seezee
2024年08月26日 11:16
慈賢法師古屍
這具慈賢法師千年古屍其實並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中印度摩揭陀國人,五代十國時期來到了古中國,在當時有着極高的地位,後來在他圓寂之後,本來徒弟們想着將其給火化掉,沒想到慈賢法師卻拒絕這種方式,提出將自己的屍體留下來,之後就被徒弟們塑造成了肉身舍利了。之後的千餘年時間中,慈賢法師這具活菩薩就一直被放在寺廟中供奉,其實寺廟中的僧人也非常的好奇,慈賢法師歷經千年居然沒有任何的腐爛,這確實是讓人很驚訝!
這具慈賢法師千年古屍其實並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中印度摩揭陀國人,五代十國時期來到了古中國,在當時有着極高的地位,後來在他圓寂之後,本來徒弟們想着將其給火化掉,沒想到慈賢法師卻拒絕這種方式,提出將自己的屍體留下來,之後就被徒弟們塑造成了肉身舍利了。之後的千餘年時間中,慈賢法師這具活菩薩就一直被放在寺廟中供奉,其實寺廟中的僧人也非常的好奇,慈賢法師歷經千年居然沒有任何的腐爛,這確實是讓人很驚訝!

seezee
2024年08月26日 11:16
日本百歲跑手長跑長有破1500米世績 每天必吃四大食物曝光。問到他的長壽秘訣,他表示每天運動令他保持頭腦清醒及手腳關節靈活,除了運動之外,他還表示每天都喜愛以益力多和納豆作早餐,至於晚餐則必備蘆薈燒酒及燒大蒜。

seezee
2024年08月26日 11:14
貓經濟
都市人生活壓力大,加上高齡化、少子化、不婚主義等風氣愈趨流行,以寵物為伴成為全球大勢,尤其新冠疫情期間,面對出行及社交限制,不少人選擇養寵物,而養貓比養狗較易照顧,又不用外出散步,故更受歡迎,很多貓主都視愛貓為孩子或伴侶。最近有調查發現,本港每年貓產業的市場經濟價值逾22億元,且養貓「親人化」熱度有增無減,「貓經濟」已成為全球重要新興增長動力。
都市人生活壓力大,加上高齡化、少子化、不婚主義等風氣愈趨流行,以寵物為伴成為全球大勢,尤其新冠疫情期間,面對出行及社交限制,不少人選擇養寵物,而養貓比養狗較易照顧,又不用外出散步,故更受歡迎,很多貓主都視愛貓為孩子或伴侶。最近有調查發現,本港每年貓產業的市場經濟價值逾22億元,且養貓「親人化」熱度有增無減,「貓經濟」已成為全球重要新興增長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