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每日新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中聯能源(0346)主席兼行政總裁卓澤凡昨日表示,完成收購河南信源後,計劃大力發展下游成品油分銷及批發業務,未來3年擬透過在南方兩個省份開設子公司擴大銷售網絡,…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度因為內地銳意發展高鐵,以及有鐵道部作為「大客」而受投資者追捧的鐵路股,近日因為被拖欠巨額工程資金,被投行調低目標價兼成為掟貨對象;中鐵建(1186)…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今年初將旗下知名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商標及知識產權出售予意馬國際(0585)的「喜羊羊之父」蘇永樂繼續「賣仔套現」,上周在股份禁售期完結後隨即出貨,…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10月份結束,歐洲的樂觀情緒將恒指推高13%,創10年來10月第二大升市,惟市場轉眼已將焦點轉至其他歐豬國,意大利國債息率逼近8月股災的高水平,港股20000點得而復失。市場人士同意,…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內地政府對中小企的援助擴展到稅務範圍,內地財政部宣布大幅提高兩項商務徵稅的起徵點,由今日起,將企業增值稅起徵點的幅度,由每月2000至5000元(人民幣.下同),提高至每月5000至20…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羅兵咸永道調查發現,八成受訪內地銀行家指出,增加存款是他們今年面對的最大挑戰。為提高息差,內銀冀增加中小企的貸款、房貸,而減少對國營企業的貸款,調整資產結構組合。…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港銀以低息大舉向內地放貸,令市場擔心港銀面對的信貸風險增加。市場人士認為,香港銀行不止面對單一風險因素,歐債危機未除亦不宜持有大手港銀股票。至於個股表現,則對有人民幣概念的中銀香港(…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受政府大力拓展東九龍的消息刺激,區內再錄大額商廈成交。新地(0016)樓花商廈的觀塘敬業街49號項目,獲經營塑膠原料生意的建生化工,以5.2億元購入其中12層樓面及29個車位成交,…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上月發展商頻頻開售新盤,搶吸大批二手客源,加上歐債危機未明朗、環球股巿動盪及受到本港復建居屋問題等消息,全港十大二手屋苑上月成交僅錄261宗,中原地產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陳永傑表示,…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位處大埔白石角、毗鄰香港科學園的天賦海灣,由白石角A、B、C地盤合併發展,總地價開支為101.6億元。市場估計,天賦海灣首期482伙如悉數售罄,套現額料逾100億元,…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許多中國商人都以投資移民方式獲得外國居留權,近期有浙江溫州廠商因資金鏈斷裂而紛紛去國,而加拿大溫哥華則是他們最主要的移居地。《明報》加西版引述當地的溫州移民表示,許多人都是被迫離開,…
中國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中國中學生赴美留學人數,在過去5年內翻了100倍。而近年赴海外留學的年齡也呈現明顯低齡化趨勢,4歲半的孩子就準備出國接受學前教育。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兒子薄瓜瓜早年就入讀英國著名中學。…
中國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最近上海市多個售樓處發生聚衆鬧事,起因是發展商新推樓盤時大幅打折,導致老業主不滿,其中一個售樓處被抗議者圍攻,玻璃、模型等物被損毁。被砸的是嘉定「龍湖酈城」售樓處,…
中國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日本駐華大使館新樓被中方指違章加建、「建築面積超標」,而無法如期於原定的今年8月完成搬遷,目前新大使館門牌仍被白紙遮蓋。日本政府於2006年起在北京建設新大使館。據「東京新聞」(TBS)…
中國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河南省有地產商憑圖紙向客戶賣樓花,大廈僅獲批建12層,卻出售16樓的樓花。有交付全額款項的「準業主」最後發現自己買的單位竟是不存在的「空中樓閣」,狀告發展商,…
中國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我信心十足。因為我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團隊。曾8次擔任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零號」(倒數)指揮員王軍(圖)負責組織各系統進入發射程序,一直到發射,點火起飛。他指「零號」必須要熟練掌握口令,…
中國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正在維也納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昨日與奧地利總統菲舍爾會談時,希望奧方在推動歐盟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和放寬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問題上,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學者認為,…
中國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兩個分別重8噸、高速飛行的航天器要在軌道上接合,精確度要控制在十幾厘米內,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說,已經有近百種預案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如果發生「對撞」,會採用撤退的安全模式。…
中國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中國太空計劃即將進入新的里程碑。太空飛船「神舟八號」今日凌晨5時58分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預定在兩日內與實驗太空站「天宮一號」對接,…
中國 2011年11月01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港股經過上周急升後,昨日終於出現調整,內地滬深股市亦結束5連升,低開後反覆偏弱,下午跌勢減少,滬指收市跌0.21%,深圳成指跌0.77%,恒指收市則報19864點,跌154點,…
財經 2011年11月01日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本報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所作的特首選舉民調顯示,梁振英的支持度在相若調查中,由今年5月的5.7%和8月的14.4%,急躍至最新的40.8%,短短5個月上升了35.1個百分點後來居上,…
港聞 2011年10月31日
受到工潮影響的澳航昨日繼續停航,大批滯留在香港機場的旅客,昨晨到澳航櫃位查詢最新情况。(葉漢華攝)
【明報專訊】澳洲勞資仲裁機構昨就澳洲航空公司勞資糾紛作出緊急裁決,下令工會停止工業行動及要求澳航恢復服務。澳航在裁決後表示,最早於今日下午恢復航班服務。 滯港旅客:永不再搭澳航…
國際 2011年10月31日
新地新盤「天晉」銷售情况理想,昨天繼續吸引不少潛在買家,在中環國金一期售樓處的地下大堂排隊,輪候參觀示範單位。(尹錦恩攝)
【明報專訊】巿場憧憬外圍經濟漸明朗化,加上港股大反彈,過去兩天多個新盤共沽出逾140伙,其中新地周六開售將軍澳天晉首推的50伙,巿場消息指直至昨天沽出逾40伙,同區的領凱也因天晉高價開盤而受惠,…
財經 2011年10月31日
Carine(左)及Grace(右)笑言,知道有酒樓以空姐制服作藍本訂做侍應服,不過二人異口同聲指空姐不止「侍應咁簡單」。(梁琬珊攝)在日本下機後,活力充沛的空姐Grace(右)相約空中少爺Leo(左),帶着地圖去逛街。(梁琬珊攝)(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空姐是眾多少女的夢想職業,披上空姐制服讓她們更具魅力,笑容輕易散發自信。可是空姐每天接待這麼多旅客,笑容背後是否埋藏着更多辛酸?別人說當空中服務員不過是「空中侍應」,其工作又有多少意義?…
港聞 2011年10月31日
城市電訊行政部及企業社會責任總監Annie擔當友師數年,近月說服公司與優質師友網絡合作,她將為願意成為友師的員工開班,員工甚至可在工作期間上課。(袁柏恩攝)
【明報專訊】社會人士充當基層青少年的成長友師(Mentor),只要付出時間,理應不太艱難。但事實是,一眾專業人士與和孫兒差不多年齡的潮童相處,不時面對溝通困難,…
港聞 2011年10月31日
在曼谷超市所見,擺放白米及一般樽裝水的貨架早已空空如也,圖中飲品貨架只餘下小量飲品出售。(樊銳昌攝)有在唐人街售海南雞飯的女店東,指數日前自來水開始有濃烈漂白水味,食肆唯有確保將食水完全煮沸,並加入茶葉辟味。(余俊亮攝)
【明報專訊】泰國面對半世紀最嚴重水災,至昨日已有381人在這場持續3個月的洪災中死亡,幸洪峰和大潮周六夾擊首都曼谷時未有造成重大影響。隨着水浸誘發的皮膚病個案上升,…
港聞 2011年10月31日
民主黨李耀基(左二)獲民主黨重點栽培,昨日黨內多名前輩為他落區宣傳,包括副主席劉慧卿(左一)、前主席楊森(右二)及立法會議員李華明(右一),惟李耀基坦言勝算不大。(尹錦恩攝)
【明報專訊】選舉政略:九東篇 九龍東向來是建制派票倉,民主派難保「六四黃金比例」(民主派取六成選票,建制派四成)。黃大仙、觀塘兩個區議會,甚至早被建制派攻陷,民主派現屆只佔10席。面對建制派圍攻、…
港聞 2011年10月31日
(李澤彤攝)
【明報專訊】救世軍9月底訪問454名15至29歲青少年,發現五成受訪者表示不關注區議會選舉,當中三成人認為區選和自己利益無關。救世軍建議政府增加資源,強化青少年公民權利和責任,…
港聞 2011年10月31日
前北區醫院急症室主管鍾展鴻支持醫管局引入海外醫生,認為即使免試輸入的海外醫生,亦不會比本地畢業的實習醫生差。(余卓善攝)
【明報專訊】醫管局計劃免試引入海外醫生解決人手荒惹來業界巨大反響。前北區醫院急症室主管鍾展鴻說,不加人手會增加留下的人的工作壓力,造成惡性循環使更多人離開。他認為,只要當局挑選國際大學畢業的醫科生,…
港聞 2011年10月31日
(明報製圖)(明報製圖)(明報製圖)東區醫院內科醫生胡曉琳說,不太贊成引入海外醫生,不認同醫學會的說法自私,始終醫生對病人認識最深,人命不同於其他東西,「把關嚴」不是自私。(尹錦恩攝)
【明報專訊】醫院管理局招聘海外醫生有限度註冊於公院執業,160宗申請中已選出10人可聘用於急症、內科和麻醉科,最快11月底交醫委會審批。現行醫委會機制雖可讓海外資深專科醫生申請免試取得本港註冊資格,…
港聞 2011年10月31日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