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每日新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經過佔中這一役,可以確定,特首梁振英最愛還是他自己。9月28日,警方以催淚彈驅散佔中群眾後,警隊及特區政府受盡千夫所指,特首梁振英更是眾矢之的,佔領人士要求他辭職之聲不絕。…
副刊 2014年10月16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佔領行動由示威者佔領龍和道、警方驅散爆發警民衝突,到7名警員涉嫌以不當武力毆打示威者,事態顯示抗爭逐漸偏離理性和平非暴力,正在朝着武力升級方向發展。由於佔領事態已近3周,…
港聞 2014年10月16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美國一名31歲男子因為長期佩戴智能眼鏡Google Glass導致上癮,眼鏡幾乎完全不離身,最終需接受治療,相信是全球首個戴Google Glass上癮的案例。…
國際 2014年10月16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佔領行動未完,唔少盛事要改期,噚日港鐵同香港業餘田徑總會就「遺憾」宣布,取消原定本月26號喺中環遮打道舉行嘅「港鐵競步賽」,改為直接捐1000萬元畀醫管局,用作資助健康資訊天地,…
港聞 2014年10月16日
內地大學要學生就佔中噤聲,催淚彈一役後,港生Apple(圖)與同學先後回港參與佔領,她說﹕「我想為香港出一分力。」(余俊亮攝)
【明報專訊】有內地大學擔心學生趁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到港參與佔領行動,透過多種方法「關懷」學生去向。佔領之初,校方嚴打遲到缺席,要教師課後上呈課堂出席率。在內地大學修讀法文二年級的港生Apple(化名…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林子祥指太太葉蒨文(圓圖)只要認為好用就不停買。(攝影/記者:楊安莉)
【明報專訊】林子祥(阿Lam)昨日出席公開活動,提到本月12日是其67歲生日,阿Lam透露生日要工作,在台上切蛋糕慶祝,家人則事前已慶祝,仔女或晚上再補祝。問到孫女有否惜「Birthday Kiss…
娛樂 2014年10月15日
image placeholder
【明報專訊】26歲女護士范尼娜(Nina Pham)因照料利比里亞患者鄧肯成為美國本土感染伊波拉首例,她周一獲輸入取自接受試驗藥物後康復的醫生布蘭特利(Kent Brantly)的血清,現情况良好,…
國際 2014年10月15日
趙海珠現在是全職媽媽,亦正在考慮是否再造人。(攝影/記者﹕李潔盈)
【明報專訊】前新聞之花趙海珠昨為美贊臣拍網上教育短片《BB講心情》,現為全職媽媽的她笑言專心湊仔半年,「今次做回幕前很開心,因久未當主持,十分期待」。她表示兒子快將2歲。…
娛樂 2014年10月15日
黃翠如否認男友蕭正楠求無綫高層曾勵珍開劇給她。(攝影/記者﹕孫慧莊)
【明報專訊】黃翠如昨一身空姐服出席「香港航空」活動。她回憶小時間家境貧窮,首次坐飛機是因考獲去英國讀短期課程的獎學金。由於大學畢業後投身娛樂記者及旅遊節目主持工作,她表示至今已免費去過50多個國家,…
娛樂 2014年10月15日
地監局主席陳韻雲(左二)任期將於本月底屆滿,她對過去6年地監局工作感到滿意,冀新主席可為當局帶來新思維。左起為地監局行政總裁韓婉萍、規管及法律總監劉淑棻及法律顧問梁德麗。(李宛婷攝)
【明報專訊】地產代理監管局主席陳韻雲任期將於本月底屆滿,新主席將於下月一日到任。陳昨日出席傳媒午宴時表示,對過去6年工作感到滿意,並透露在她任期間,地產代理從業員人數由6年前約2.…
財經 2014年10月15日
「物資貨倉」負責義工鄧詩詩(前)表示,貨倉位於海富中心旁的空地,是往來地鐵站和夏慤道佔領區的主要通道之一,方便市民捐贈物資。(鄭佩珊攝)學聯常委張秀賢(圖)說,為加強與佔領區的示威者和團體溝通,學聯數日前在夏慤道近添美道附近設立「學聯吹水站」,由學聯成員輪流當值應付外界查詢。(李澤彤攝)民主黨秘書長張賢登(圖)表示,該黨成員在夏慤道協助設立營帳區,內有該黨和市民合共捐出的60個營帳,每個營帳均有編號,以加強管理。(鄭佩珊攝)
【明報專訊】兵行千里,無糧草不行。佔領行動今日踏入第18日,源源不絕的物資供應一直為建制派所詬病,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便曾質疑集會市民是「有組織」,不能掉以輕心;在場示威者則紛紛高舉「自發」旗幟,與「…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港大民研公布佔領行動後的最新民調結果,特首梁振英民望評分跌至40.6分,是上任以來第二低,財政司長曾俊華評分則升至58.7分,再次超越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成為最高民望司長。…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大批佔中示威者昨晚舉起雨傘湧入特首辦外的龍和道隧道,數十名防暴警察一度站在隧道口前築起防線,並舉起黃旗警告,但示威者人數太多,警察終於撤退回特首辦。(劉焌陶攝)有青年示威者突然衝出龍和道希望佔領馬路,被警員上前拉走,示威者立即舉起雙手以示和平非暴力。(余俊亮攝)至今日凌晨,部分示威者把馬路旁的石屎坑渠蓋及石塊搬到龍和道路面,當作路障。(李澤彤攝)
【明報專訊】佔領運動持續,路透社昨晚引述3個接近中央領導的消息人士,指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初主持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會上領導人決定對佔中「堅決不退讓」,以免為內地改革立下先例,對西藏、…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西半山明珠台(圖)有住客出現糾紛,一名年邁住客控告樓上住客擅自關掉其單位總電掣,令他摸黑行走跌倒,惟樓上住客反指對方製造噪音在先。(黃建邦攝)
【明報專訊】居於西半山明珠台的老翁,聲稱樓上住客晚上突然關掉其單位的總電掣,令他摸黑行而走時跌倒致背部受傷,老人日前入稟高院索償。其中一名被控的樓上住客反駁,指老人因不滿樓上小孩嘈吵,數年前開始「…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正在籌備在港上市的香港航空副總裁孫劍峰(左6)表示,其上市步伐並未受到佔中行動影響,十一黃金周的載客量穩步上升。(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佔中行動已持續半個月,正在籌備在港上市的香港航空副總裁孫劍峰表示,其上市步伐並未受到佔中影響,十一黃金周的載客量亦錄得穩步上升。此外,受惠內地出境遊處於爆發期,目前港航六成是內地客,…
財經 2014年10月15日
在警方聲稱即將「清除旺角障礙物」之後,有示威者昨晚在彌敦道以竹枝搭建障礙物。(葉家豪攝)
【明報專訊】佔領行動持續超過兩星期,至今仍有市民在金鐘、銅鑼灣及旺角等地留守,警方昨早在金鐘及銅鑼灣一帶移除17個路障,金鐘道、怡和街西行等5段行車線重新通車,佔領路段減少至2.3公里。警方重申,…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警方昨晨突派出數百警員衝入金鐘道拆除路障,由身穿藍色工作服的機動部隊成員,以電鋸、大鐵槌、剪刀等拆除紅棉路天橋底路障,並以貨車運走拆走的鐵馬及竹棚。(李紹昌攝)警方昨派出大批人員,清走金鐘道上的障礙物,包括以夾斗貨車夾走示威物品。(李澤彤攝)
【明報專訊】警方昨早上10時突派出數百警員,由中環美利大廈衝入金鐘道清除障礙物,及築起多條防線分隔示威者。清場期間,警方出動電鋸、大鐵槌等重型工具拆除竹枝和路障,再以大型泥頭車和政府貨車運走障礙物,…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18歲嘅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啱啱先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人物,噚日再入選《時代》25個「年度最具影響力青少年」。同佢一齊上榜嘅仲有最年輕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7歲巴基斯坦維權少女馬拉拉,…
副刊 2014年10月15日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昨在北京接受傳媒訪問時及在深圳研討會上,先後批評佔中,形容佔中是港版「顏色革命」,「包藏着一個很大的陰謀」。(林俊源深圳攝)(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昨天一日內兩次公開狠批佔中,又形容佔中是港版「顏色革命」,一步步對中央政府、特區政府緊迫,「包藏着一個很大的陰謀」。陳佐洱力挺特首梁振英,形容梁是「硬骨頭」,…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蘇永康早前短期出家,坦言守戒最難是戒妄語。(攝影/記者:鍾一虹)
【明報專訊】蘇永康昨日出席發布會,談到上月到新加坡短期出家,除要過午不食、清晨起身洗廁所,守戒最難是戒妄語。傳謝霆鋒和王菲復合,令前妻張栢芝情緒波動,康仔稱新年後沒聯絡栢芝故不清楚,但會祝福霆鋒。…
娛樂 2014年10月15日
宏利資產管理大中華區股票投資部執行總監謝企剛表示,所謂「揸得多不如揸得好」,將股票數目收窄至50至60隻。(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宏利「巨龍增長基金」近年表現回勇,全賴2011年接手的新基金經理謝企剛主張集中投資,慢慢加重中型股的比重,並押重高增長的科網股。他表示,很多中型股的價值被低估(under-valued…
財經 2014年10月15日
實德環球副主席馬浩文預期,貴賓博彩行業最快到明年才會改善過來,但是不能夠如過往般出現大幅上升,表現會變得較平穩。(陳偉燊攝)
【明報專訊】澳門在「十一」黃金周假期,訪澳遊客及內地客分別增長16.1%及17.1%,實德環球(0487)副主席馬浩文指出,無論人流及中場生意均有良好表現,但是受到內地加強規範匯款及地下錢莊影響,…
財經 2014年10月15日
高麗大學哲學系三年級安姓學生,主動向記者問起佔中。他認為由於中國政府的原因,香港民主之路會格外艱難,但認為香港學生「有足夠正當性去公民抗命」。(林俊源攝)高麗大學會計系學生林大漢認為,韓國成功的民主化轉型,對國家今天的成就至關重要:「若非當年,我們不可能有今天自由市場經濟和文化繁榮。」(林俊源攝)
【明報專訊】韓國民運領袖、亞洲民主網絡事務總長申亨植強調,由於歷史背景、地域和時代不同,今日香港的民運前景,甚至比當年韓國還要艱難。 貧窮只顧溫飽 富後重視政治 申亨植認為,韓國成功的民主化轉型,…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有人話公民黨內個個議員都係「性格巨星」,6名立法會議員隨時有三四個不同立場。公民黨議員湯家驊(Ronny)噚日喺DBC數碼電台節目評佔中,引述律師樓中一個年輕律師意見,…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石屎簷篷由離地約10米高位置墜落行人路,專家估計石屎重達約13噸,若有人被壓中,恐會奪命。(伍浦鋒攝)專家指石屎簷篷與大廈連接位置鋼筋疏落,且嚴重生鏽,估計是日久失修引致倒塌。 (伍浦鋒攝)
【明報專訊】油塘四山街一幢有36年樓齡的工業大廈,一段約12米乘1.5米、重約13噸的石屎簷篷突然塌下,把整段行人路覆蓋。消防員接報趕至搜救,證實無人被困或受傷。因恐樓宇結構不穩,警員把大廈封鎖,…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一班戴口罩男子與中年男女擋在運報車(左)前,阻止《蘋果日報》運走,連帶壹傳媒印製的刊物亦受阻。(蔡方山攝)壹傳媒人員在場派發禁制令的英文版副本,有示威者接過後即撕毁,把紙碎丟到地上踐踏。(蔡方山攝)
【明報專訊】將軍澳壹傳媒大樓連日被反佔中者堵塞,阻礙《蘋果日報》出報,高等法院昨凌晨頒發臨時禁制令,禁止任何人阻塞壹傳媒大樓任何出入口,惟400名示威者無視法紀繼續聚集,並撕毁壹傳媒派發的禁制令副本…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警方昨晨拆除金鐘道路障後,昨午整條金鐘道回復通車;昨晚東行線更重現消失半個月的車龍,有市民在金鐘道巴士站等巴士。(余俊亮攝)
【明報專訊】警方昨清晨起清除金鐘及銅鑼灣佔領區部分路障,令兩區5路段可恢復通車,包括金鐘道東西行線,共83條巴士線恢復服務。另外,銅鑼灣怡和街西行線、渣甸街及東角道3路段亦重開,…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亞洲民主網絡事務總長申亨植(圖)認為,韓國民主化運動成功的原因,在於學生堅持不懈的抗爭和犧牲,感召了國民,尤其是中產階層,最終贏得大部分國民支持。申指着的為韓國民主化運動紀念事業會總部內的民運烈士雕像。(林俊源攝)
【明報專訊】香港爆發佔領運動之際,《明報》記者遠赴韓國(南韓),專訪親歷40年街頭抗爭的傳奇人物,前國會議員魯會燦、老牌民運領袖申亨植。申亨植指出,昔日軍人政府最先用警棍和催淚彈驅散示威者,…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備受貪腐案件困擾的雲南省高層換人。據《人民日報》微博報道,中共中央決定秦光榮不再擔任雲南省委書記職務,另有任用,省長李紀恒繼任省委書記,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陳豪則空降省委副書記,…
中國 2014年10月15日
韓國工運領袖、前國會議員魯會燦認為,韓國民主黨派,雖然長期在野,但現行的總統直選制度已保障了民意表達,他對韓國民主化前景充滿信心。(林俊源攝)
【明報專訊】佔中示威者批評未來香港特首選舉,參選人經提名委員會「篩選」才交由公眾一人一票選出,本質仍是「小圈子選舉」。韓國前國會議員、昔日工運領袖魯會燦說,在1987年規定總統直普選之前,…
港聞 2014年10月15日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