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本增值靠勞力」 施永青:應分享利潤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0日 06:35
2014年05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對於皮凱提指出財富回報率傾向高於經濟增長率(r>g),所以貧富懸殊的情况勢將日益加劇,本港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圖)認為,財富依靠投資而愈積愈多,企業家要將賺到利潤按比例拿出與員工分享,才能縮窄貧富差距。資深投資銀行家張宗永則認為,市場當前在美國推行量寬下,游資充裕且追逐各項資產,財富回報率的確遠高於經濟增長率,但長遠是否必然如此有待確定。


倡純利三分 歸企業員工資本家

施永青沒有閱讀皮氏著作,但聽聞過相關理論,他認為在現時市場中,當一名企業家用財富投資,所得的利潤絕大部分都歸自己所有,「新增財富分配不均,打工仔無分享盈利」,故貧富差距日益懸殊。不過施永青指出,其實任何一種投資必然要依靠勞力,「資本本身無附加值,無人去做嘢,何來新的財富」。按其理念,扣除所有開支,如資本家先取得利息,員工則取得薪酬後,企業所得的純利應分作3份,企業、員工、資本家各取其一,這才做到均富的效果,他表示其管理的報章《am730》亦奉行相關理念。


銀行家﹕華爾街復故態 左傾難免

思博資本亞太區行政總裁張宗永表示,自2009年美國推行量寬以來,資產價格急漲,財富回報率的確遠高於經濟增長率。不過他不確定是否長遠必定如此,他亦指出,過去隨着經濟發展,中產階級數量增加,縱使貧富兩極依然加劇,但平均的生活水平應有所改善。


對於皮氏書中主張向富人徵高稅以遏抑貧富懸殊,張宗永認同政府有責任採取一定措施應對。他指出,金融海嘯後華爾街故態復萌,現時全球政策難免左傾,連巴菲特本人也支持富人稅,但鐘擺到極端後就會擺回來,歷史中政治、經濟政策往往是在左右之間來回。


明報記者 葉浩霖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