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安倍個人設置的專家諮詢機構「關於安保法理基礎之再建構懇談會」於5月15日發表世界矚目的報告書。該報告書呼籲對日本憲法第9條重新解釋,並賦予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安倍內閣執意於日本國會會期結束前通過相關內閣決議,該報告書遂成為日本政府歷史性解禁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的重要依據。
安倍是在因無法獲得參眾兩院三分之二議席支持,使其「修憲」夢想不可能在任內實現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將全力投注在毋須修憲,卻能解除日本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禁令的。雖然安倍使出最大能量,也獲得美國的首肯,然而日本輿論並沒有一面倒向安倍勢在必行的決定,包括自民黨的執政伙伴公明黨至今仍態度審慎,認為「個別自衛權」已足夠應對安倍列舉的事例。而日本社會反對意見中所提出最有力的質疑則是:即便沒有賦予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不是一直行之有效嗎?到底造成了誰的困擾?
報告書指出「非改不可」的理據是「形勢的變化」,並把矛頭對準「試圖以實力改變東海與南海現狀的中國」以及「無可預估的暴衝國家北韓」。這種邏輯其實是偷換概念,將「集體自衛權」直接等同「區域安全保障」議題,是企圖蒙蔽國民的障眼法。令人擔心的是,一旦「集體自衛權」解禁後,下一步就是修自衛隊法,並無休止地一步一步邁向「去戰後體制」的方向。如此一來,勢必引發中日之間的惡性擴軍競賽,使東亞和平漸趨遙遠。
另一方面,「崛起中國」的海洋政策,如今成為東海與南海不穩因素之一也是客觀的事實。東亞和平取決於中日是否能夠理性克制地應對局勢的變化,然有效的思路不是擴軍,而是對話與重建互信。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安倍是在因無法獲得參眾兩院三分之二議席支持,使其「修憲」夢想不可能在任內實現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將全力投注在毋須修憲,卻能解除日本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禁令的。雖然安倍使出最大能量,也獲得美國的首肯,然而日本輿論並沒有一面倒向安倍勢在必行的決定,包括自民黨的執政伙伴公明黨至今仍態度審慎,認為「個別自衛權」已足夠應對安倍列舉的事例。而日本社會反對意見中所提出最有力的質疑則是:即便沒有賦予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不是一直行之有效嗎?到底造成了誰的困擾?
報告書指出「非改不可」的理據是「形勢的變化」,並把矛頭對準「試圖以實力改變東海與南海現狀的中國」以及「無可預估的暴衝國家北韓」。這種邏輯其實是偷換概念,將「集體自衛權」直接等同「區域安全保障」議題,是企圖蒙蔽國民的障眼法。令人擔心的是,一旦「集體自衛權」解禁後,下一步就是修自衛隊法,並無休止地一步一步邁向「去戰後體制」的方向。如此一來,勢必引發中日之間的惡性擴軍競賽,使東亞和平漸趨遙遠。
另一方面,「崛起中國」的海洋政策,如今成為東海與南海不穩因素之一也是客觀的事實。東亞和平取決於中日是否能夠理性克制地應對局勢的變化,然有效的思路不是擴軍,而是對話與重建互信。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