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政改三人組星期四宣布不會採納「公民提名、政黨提名、三軌方案」進入次階段的政改諮詢,赤裸裸證明了整個政改討論,說到底都是一場政治角力,所謂「有商有量」,都只不過是港府的宣傳口號,獲最多香港市民支持的公民提名卻被粗暴否決,此舉比「公提派」不是更激進嗎?
不要說公民提名,連三軌方案中,也有提名委員會「入閘」的渠道,而真普聯的建議只是說改革提委會「愈民主愈好」,連是否保留四大界別都沒有否定。可笑的是,政改三人組不論真普聯、學界和人民力量的方案都全面拒絕,我想除了是因為3個方案是和平佔中推薦方案的政治原因外,再難想到會有其他理由了。
5月6日和平佔中完成了第三次商討日,由2500人投票選出3個會供6月22日電子公投的方案。3個均有公民提名元素的方案共獲近九成選票,有人擔心3個方案之間難成競爭,會拉低622投票率,令佔中邊緣化。更有些政治人物順着建制派的邏輯,製造「激進vs.溫和」的假對立,獲超過一半香港市民支持的公民提名建議被指為激進。
但不要忘記,就算這幾個月的民調,大多香港市民都是支持公民提名的。今年3月,《港台》聯同港大民意研究舉行慎思民調,參加者節目前支持公民提名和全港比率約為五成,但經節目中商討後,顯示比率明顯增至七成。今年2月,真普聯委託港大進行的民調,公民提名支持率都在五成。因此,5月6日的結果只不過和香港市民意向同出一轍。
但當622定位為「談判起跑線」,不論溫和激進,何來矛盾?普羅市民或許難以理解不同方案的異同,但不論草根師奶和中環基金經理,我們人人都懂得「講價」,當中過程至少包括「開價→還價→交易拉倒/成交」,現時我們都在開價的前期階段,622公投,就是公民授權,意即授權所投的方案成為向中央的「開價」方案。
反過來想,若溫和方案成為其中選項,極有可能在建制派動員下勝出,拉低起跑線。那麼,簽署了佔中意向書的激進人士,又豈會諷刺地為溫和方案而公民抗命?如果5月6日選出溫和方案,更可能有提早分裂佔中運動的危機。
開不成好價 還價無好結果
縱然和平佔中商討過程有許多不足之處,但無可否認她是迄今為止在整場爭普選運動中,唯一能和中央權力抗衡的政治力量,如有自稱溫和派人士另起爐灶,無異是消弭了港人的議價能力,開不成好價,還價都不會有好結果,這都不是尋求真普選的香港人想見到的局面。目前,3個方案反映了大多數港人的意願,把談判設定了保險線,贏在起跑線,與其進一步把佔中邊緣化,更應為是次博弈營造最好形勢。
不要說公民提名,連三軌方案中,也有提名委員會「入閘」的渠道,而真普聯的建議只是說改革提委會「愈民主愈好」,連是否保留四大界別都沒有否定。可笑的是,政改三人組不論真普聯、學界和人民力量的方案都全面拒絕,我想除了是因為3個方案是和平佔中推薦方案的政治原因外,再難想到會有其他理由了。
5月6日和平佔中完成了第三次商討日,由2500人投票選出3個會供6月22日電子公投的方案。3個均有公民提名元素的方案共獲近九成選票,有人擔心3個方案之間難成競爭,會拉低622投票率,令佔中邊緣化。更有些政治人物順着建制派的邏輯,製造「激進vs.溫和」的假對立,獲超過一半香港市民支持的公民提名建議被指為激進。
但不要忘記,就算這幾個月的民調,大多香港市民都是支持公民提名的。今年3月,《港台》聯同港大民意研究舉行慎思民調,參加者節目前支持公民提名和全港比率約為五成,但經節目中商討後,顯示比率明顯增至七成。今年2月,真普聯委託港大進行的民調,公民提名支持率都在五成。因此,5月6日的結果只不過和香港市民意向同出一轍。
但當622定位為「談判起跑線」,不論溫和激進,何來矛盾?普羅市民或許難以理解不同方案的異同,但不論草根師奶和中環基金經理,我們人人都懂得「講價」,當中過程至少包括「開價→還價→交易拉倒/成交」,現時我們都在開價的前期階段,622公投,就是公民授權,意即授權所投的方案成為向中央的「開價」方案。
反過來想,若溫和方案成為其中選項,極有可能在建制派動員下勝出,拉低起跑線。那麼,簽署了佔中意向書的激進人士,又豈會諷刺地為溫和方案而公民抗命?如果5月6日選出溫和方案,更可能有提早分裂佔中運動的危機。
開不成好價 還價無好結果
縱然和平佔中商討過程有許多不足之處,但無可否認她是迄今為止在整場爭普選運動中,唯一能和中央權力抗衡的政治力量,如有自稱溫和派人士另起爐灶,無異是消弭了港人的議價能力,開不成好價,還價都不會有好結果,這都不是尋求真普選的香港人想見到的局面。目前,3個方案反映了大多數港人的意願,把談判設定了保險線,贏在起跑線,與其進一步把佔中邊緣化,更應為是次博弈營造最好形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