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代表與港鐵代表在去年11月21日的閉門會議上,對翌日在立法會報告高鐵進度的字眼一再退讓,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形容是不想公開內部分歧的官場文化使然,只求和諧局面,沒有回應現時市民對透明度的要求。行會成員、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則認為,這是政府對港鐵不夠強硬的結構問題,結果造成政治災難。
蔡子強指出,港鐵當時理應沒太大壓力去逼政府隱瞞高鐵未能在2015年完工及通車的事實,他估計雙方最終同意隱瞞立法會,是因為「家和萬事興」的官場文化,「政府不想將內部分歧公開出來,認為大家同坐一條船」。
他認為,從政府5次追問能否如期通車,以及港鐵那些無說服力的答覆,已反映政府知道通車目標可能要延遲,但為求和諧局面而選擇妥協。他又認為,文件沒看到政府以技術理據反駁港鐵可追回進度的說法,反映政府沒有調派運輸工程專家到港鐵掌握更多工程資料。
葉劉:港鐵惡慣政府無委專家
葉太則認為,該次會議反映政府向來對港鐵不夠強硬的結構問題,而且「素來港鐵惡慣,政府沒委任工務工程專才入港鐵,結果港鐵喜歡給你多少(工程)料便多少料」。她認為政府雖然對港鐵理據有懷疑,卻不夠果斷,結果變成政治災難。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則認為,文件顯示政府與港鐵有組織部署合謀隱瞞立法會,「因為政府問了5次,港鐵這樣答,他仍採納這種處理方法,亦沒向立法會講港鐵要6個月評估工程進度的做法」。
蔡子強指出,港鐵當時理應沒太大壓力去逼政府隱瞞高鐵未能在2015年完工及通車的事實,他估計雙方最終同意隱瞞立法會,是因為「家和萬事興」的官場文化,「政府不想將內部分歧公開出來,認為大家同坐一條船」。
他認為,從政府5次追問能否如期通車,以及港鐵那些無說服力的答覆,已反映政府知道通車目標可能要延遲,但為求和諧局面而選擇妥協。他又認為,文件沒看到政府以技術理據反駁港鐵可追回進度的說法,反映政府沒有調派運輸工程專家到港鐵掌握更多工程資料。
葉劉:港鐵惡慣政府無委專家
葉太則認為,該次會議反映政府向來對港鐵不夠強硬的結構問題,而且「素來港鐵惡慣,政府沒委任工務工程專才入港鐵,結果港鐵喜歡給你多少(工程)料便多少料」。她認為政府雖然對港鐵理據有懷疑,卻不夠果斷,結果變成政治災難。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則認為,文件顯示政府與港鐵有組織部署合謀隱瞞立法會,「因為政府問了5次,港鐵這樣答,他仍採納這種處理方法,亦沒向立法會講港鐵要6個月評估工程進度的做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