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古諮促港鐵交代復工細節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15日 06:35
2014年05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的隧道豎井工地,早前發現宋元方井和千年房屋遺蹟,仍未定是否保留。發展局、古蹟辦與港鐵今天將向古諮會滙報,港鐵將建議利用保護牆包圍遺蹟範圍後,容許旁邊豎井繼續發掘。古諮會主席林筱魯說,他在月初視察考古地盤時,港鐵向他表明考古位置地盤會全面停工,直至考古工作完成才復工,他希望港鐵交代清楚,「如果港鐵復工而古蹟辦不知道,又或者古蹟辦沒有知會古諮會,都很有問題」。


對於港鐵在考古工地復工,林說自己不知道詳情,今日會要求港鐵解釋現時在地盤所進行的工程內容,以及保護遺蹟的方法,「現時要疑中留情,地盤的工程是否全數都與考古有關,要先聽取港鐵解釋」。其餘成員包括高添強及呂烈丹則指出,暫未知保護牆的建造方法或其他最新進展,要先開會了解。


政府港鐵今提保護建議

港鐵沙中線工程早前發掘出一個宋元時代古井,由於不影響土瓜灣站工程而獲原址保留。港鐵去年12月在土瓜灣站內第二個考古工地,再發掘出多一個方形石井。政府或港鐵至今無清楚交代如何處理。


據了解,今年年初開始,古蹟辦已逐步將完成考古工作的部分沙中線工地歸還港鐵。港鐵現時正展開豎井建造工程,又建議建保護牆,避免影響遺蹟。據悉,第二個考古地盤除了古井較深,其餘較淺層,因此很快「挖完」。古蹟辦在已復工的工地亦曾發現較晚期的遺蹟和宋元時期的一件木構殘件,但古蹟辦專家形容該木構殘件的保存狀况欠佳,需移走作文物保護處理。古蹟辦暫無公開交代該殘件的詳情。


另外,早前曾到場視察的中大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鄧聰今日在本報撰文(見另稿),指除了方井外,原來還有一個「土井」。他指出,由於井的井身非石砌,故稱為土井,其井身呈圓形、由兩至三層礫石圍築而成,土井內曾出土宋末到元階段的陶器。鄧聰說,古蹟辦今後應對此土井的石砌井口周邊擴大發掘。


專家指需論證如何保育

而對於整體考古,鄧聰認為目前仍需深入剖析和論證,才可決定如何保育古蹟,「是否凡是沙中線範圍特別是預期車站的重要位置,只要出土古代文化的遺蹟……都要特殊保育關照呢?」他並指出,對於考古發掘,古蹟辦部門人手缺乏,政府應考慮如何使合約考古發掘人員不必受到顧問公司的控制,令發掘過程有更大透明度,定期向公眾報告發現成果。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