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曾指同性戀運動令家庭價值危殆的基督教團體「維護家庭基金」(下稱「基金」),以響應今日的聯合國國際家庭日為名,周日(18日)舉行大型巡遊,獲逾80個團體支持,大會定出「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等口號。不過,聯合國秘書處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國際家庭日主題包括對抗社會對性小眾家庭的排斥。平等機會委員會促基金尊重聯合國的宣言,家庭議會主席石丹理以活動屬政治敏感為由,辭任主要嘉賓。本身為同性戀者的立法會議員陳志全批評,基金騎劫了聯合國國際家庭日。
陳志全質疑周日遊行活動真正目的,是反對就性傾向歧視立法,「活動的宣傳片只講『愛爸媽』,用這華麗包裝騙人去、製造聲勢,然後說群眾都支持他們」,他呼籲市民要認清主辦單位背景,勿做「助長歧視的幫兇」。
今日是聯合國國際家庭日20周年,主題為「對抗家庭貧窮及社會排斥」。基金於周日發起「愛爸媽•愛我家」啟動禮響應,獲明光社、多個基督教會堂,以及社福機構、學校、家計會等支持。大會周日於尖沙嘴九龍公園舉行啟動禮後,會巡遊至文化中心,稱已有8000人報名參加。
陳志全質疑旨在反對性向歧視立法
大會的指定標語包括「維繫婚姻,保護孩子」、「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男女建一家,孩子有爸媽」。
團體稱無意反對任何議題
就有關活動是否「反同」,基金回覆稱,「一男一女,一夫一妻」是社會目前奉行及認同的家庭和婚姻制度,大會無意反對任何議題,也沒歧視任何家庭的論述,看不到與國際家庭日主題有衝突,又指活動願景包括「所有家庭在健康社會風氣下得以穩固」,基金會表示,已誠實地把願景及口號列在網頁,但同時承認,有機構或人士因對此不認同而退出。
本報向聯合國秘書處家庭事務協調中心社會事務主任Renata Kaczmarska查詢,基金的口號是否符合今次家庭日主題「對抗家庭貧窮及社會排斥」,Kaczmarska引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2011年國際家庭日的致辭解釋,遭社會排斥的高危族,包括受性傾向歧視的家庭,她又指出,潘基文已一再重申對抗「恐同」是聯合國維護人權戰役的核心部分。
聯合國重申對抗「恐同」
平機會主席周一嶽回應基金巡遊活動時指出,希望有關團體宣傳國際家庭日時,尊重聯合國在多項國際公約中列明性小眾不應受歧視的宣言,更不要視性小眾為家庭價值破壞者。周一嶽認為,同性戀者也是家庭的一分子,也是別人的兒女、兄弟姊妹或父母,家庭最珍貴的價值,是成員之間的愛與扶持,在多元共融的社會,不少有性小眾成員的家庭也是溫馨的。
原擔任啟動禮嘉賓主持的家庭議會主席石丹理稱,較早前答應以個人身分擔任嘉賓時已表明,要進一步了解巡遊本質,由於有見活動屬政治敏感,難免令外界對家庭議會產生不必要誤會,故決定不出席。另一主要嘉賓蔡元雲醫生未有回覆本報查詢。
至於其他支持該活動的團體,明光社稱看不到支持一夫一妻制如何違反國際家庭日的精神。家計會說,認同社會應消除對同性戀者的排斥和歧視,該會有作相關公眾教育,但認為啟動禮沒就同性戀家庭議題作論述。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