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冥想珠鏈 釋出禪意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21日 20:35
2013年03月21日 20: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珠寶可以有很多形容詞﹕矜貴、高雅、清新、隆重……卻沒有一個品牌像Shamballa般禪意,品牌創辦人兼設計師Mads Kornerup稱,品牌最多人戴的編織串珠手鏈,其實就是看到喇嘛摸着佛珠念經而創作出來。


喇嘛念經 激發靈感

Mads Kornerup從沒想過要當珠寶設計師,他覺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巧合。他本來想當時裝攝影師,曾跟Michelle Collins、Albert Watson學攝影,後來他愈來愈多拍攝珠寶的機會,他又喜歡蒐集古董首飾,便在自己的攝影棚中兼賣首飾,怎知收入竟然比正職還多,所以漸漸設計起珠寶來。一開始他想做些適合男士佩戴的首飾,因為市場上專做男士配飾的品牌實在很少,後來他接觸瑜伽、佛教,到喜馬拉雅山旅行,就將自己接觸過的宗教元素融入設計,品牌標誌的編織串珠手鏈就是這樣而來:「我有次去喜馬拉雅山附近旅行,見到喇嘛摸着佛珠念經十分平靜的樣子,便想將這哲學融入珠寶中。」他想將宗教給人的那份平靜無求散播開去:「我們總需要一些東西來提醒自己生命是美好的、追求心靈的平靜或是戰勝恐懼,我的珠寶融入這些哲學,隨時給人一種安寧。」


品牌最出名最多人戴的就是融合串珠和繩結的手鏈,每顆矜貴寶石周圍都以尼龍繩結圍繞,為珍貴的寶石添上一份簡單隨意:「很多珠寶品牌都只在乎珠寶有多貴有多罕有,使人戴上去都小心翼翼,生怕弄花,但我想別人戴我的首飾時是很隨意的,撞到都不心痛。」然而這可以隨意撞的手鏈卻至少索價6萬元,最貴可以到200多萬元,因為品牌用上鑽石、純金、紅寶石、綠寶石、珍珠等來做手鏈。Mads Kornerup說了很多次他想將宗教使人平靜、給人力量的哲學,以珠寶傳揚開去,但普羅大眾都該買不起他那些手鏈,會否跟他所說的理念背道而馳?「無疑很少人可以負擔得到我的首飾,但買的人都是決策者、對世界有着重大影響的人,我希望這些地位超然的人戴我的首飾時能令他們心境平靜、戰勝恐懼,便能做對的、有益於大眾的決定。」


矜貴寶石圍尼龍繩 簡單隨意

Mads Kornerup想他的首飾能達到「小型冥想」的功用,當煩惱、工作、生活瑣事一擁而至,看到手鏈會停一停、想一想,重新找回心中那片淨土,然後再回到現實繼續奮鬥。品牌名字Shamballa也是帶着同樣意思:「Shamballa是古代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一個神秘國度,那裏的國王聽到深山中有人誦經冥想便去學道,之後更將之傳予子民,這國度裏的人民天天冥想,懂得原諒、體恤、尊重別人,看到生命中的美好,後來這個國度更神秘地消失。」其實Mads Kornerup說得再多再玄,也不過是將珠寶連到宗教哲學去,讓看來虛華的珠寶多點神秘意思,也更與眾不同。然而,要心靈平靜,真需靠一條手鏈提醒嗎?心中有佛,則觀看萬物皆是佛。


文 官嘉盈

圖 陳淑安

協力 連卡佛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