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創業夢﹕投資做鋼琴 沒買樓遺憾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19日 06:35
2014年05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投資股票賺到第一桶金,辦實業亦獲得成功,不過,在投資房地產方面,葉耀東卻直言是人生最大遺憾。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他在1993年寧願斥巨款在內地生產鋼琴,也不將這筆錢拿來買地買樓。


談到這段往事,葉耀東說,當年因為想將鋼琴油漆用於鐘表之上,於是在上海尋找琴廠希望找到貨源,幾經輾轉認識到當地一間接近破產的鋼琴國企提供鋼琴油漆,「那是1993年,那個廠長跟我說,他一生人最想做的還是鋼琴,當時我立即對他講『我圓你的夢』,於是就投資了4800萬港紙」,葉耀東笑道:「比投資翡翠用更多錢,現在回想,當時真是幾衝動」。


擲4800萬建中雅鋼琴 發展欠理想

於是,上海中雅鋼琴就此成立,為了打造中國最好的鋼琴,葉耀東創立了「海曼」鋼琴品牌,又在德國花重金收購了百年老牌Feurich鋼琴公司,派工程師到德國培訓。2000年時,中雅年產銷量達到2萬部,「海曼」更被評為上海市名牌。惟葉耀東說,由於行內一些企業以回扣等手法控制銷售渠道,近幾年鋼琴業務已不理想。「當年4800萬不是小數目,市中心要買地皮買大廈都可以了,想一想如果那時我真是投資地產,恐怕現在回報百倍不止」,但葉不後悔,「做實業講實力,追求的那份成功感非筆墨能形容,那是投機所不會有的」。


做實業講實力 成功感非投機可得

至於葉耀東一手一腳創立的上市公司雅域,「最成功是產品,同樣款式的鐘,人家可能用膠,我們卻會用木、金屬,這些設計與創意很受海外客歡迎」,他說當時雅域有句口號,便是「德國質素、中國成本、香港價錢」。


1995年,葉耀東成功將雅域上市,達到其事業高峰,但4年之後,他選擇了賣盤退場,對於當時原委,他沒多言,只說「行業抄襲太厲害,所以愈來愈難做了」。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