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按過去經驗可見,消費支出基本與樓價走勢息息相關。今年首季樓價以及租金都錄得輕微下跌,同期私人消費即見放緩,增速跌至2009年第三季以來最低。分析指出,倘本港樓市走勢真的掉頭下挫,勢繼續打擊本港居民的消費意欲。
按政府公布的資料顯示,由2003年至2013年間,私人消費增長與樓價走勢趨勢一致(見圖),而對上在2008年至2009年期間樓市出現回調,同期的私人消費即出現負增長。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昨日表示,首季私人消費開支減少並不反映本港經濟問題,實際上諸如失業率仍保持歷史低位、本港工資亦有上漲,只不過今年樓市下跌、股票不濟、人民幣又貶值,形成負面的財富效應,即市民感到其財富及可支配的收入減少,消費意欲即有所降低。他特別指出是人口老化下,負面財富效應會放大,而現時本港人口中位數已升至40歲以上。
翻看政府2011年人口普查報告,本港約有50萬個家庭在供樓。樓價下跌意味着他們孭債買入的資產大為縮水,私人消費意欲自然減少。更甚者一旦樓價下跌,通常股市表現亦會受拖累,將會進一步加大負面的財富效應。
按政府公布的資料顯示,由2003年至2013年間,私人消費增長與樓價走勢趨勢一致(見圖),而對上在2008年至2009年期間樓市出現回調,同期的私人消費即出現負增長。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昨日表示,首季私人消費開支減少並不反映本港經濟問題,實際上諸如失業率仍保持歷史低位、本港工資亦有上漲,只不過今年樓市下跌、股票不濟、人民幣又貶值,形成負面的財富效應,即市民感到其財富及可支配的收入減少,消費意欲即有所降低。他特別指出是人口老化下,負面財富效應會放大,而現時本港人口中位數已升至40歲以上。
翻看政府2011年人口普查報告,本港約有50萬個家庭在供樓。樓價下跌意味着他們孭債買入的資產大為縮水,私人消費意欲自然減少。更甚者一旦樓價下跌,通常股市表現亦會受拖累,將會進一步加大負面的財富效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