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鐵延誤涉港鐵管治 查究失焦難長治久安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17日 06:35
2014年05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高鐵延誤事故,揭出港鐵內部管理一團糟、政府作為大股東監管不力,顯示涉及港鐵兩個層次的管治都出了問題。雖然港鐵、政府分別成立獨立委員會和獨立專家小組,就事故進行調查和檢討,不過,從委員會或專家小組的職權範圍看來,都未觸及港鐵董事局從架構到實際績效負有的最高和最後責任,即是在連串事故中,港鐵董事局的角色和責任無從得知,則所謂亡羊補牢措施能否徹底匡正港鐵弊端,使之回復成為一家可以信賴、為廣大市民利益服務的公共機構,是一大疑問。


管治缺失涉董事局

專家組只查管理層

政府昨日公布成立的獨立專家小組,按署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這個小組由行政長官委任,較之一度由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宣布成立的獨立專家小組,層級較高,顯示政府重視此事。另外,張炳良的專家小組,原本由原港大副校長、著名專業地質工程師及水利專家李焯芬教授領導,因為涉及角色衝突而辭任,這個短命的專家小組的獨立性,不應受到質疑,只是小組由專家掛帥,若偏重技術層面檢討,能否深挖管治流弊之根,值得質疑。林鄭月娥公布的獨立專家小組,由夏正民法官(Mr Justice Michael Hartmann)率同兩名英美專家工作,首先,法官形象公正不阿,領導專家小組更能取得公衆信任;其次,從政府簡介其他兩名專家的背景和專業成就,可以說都是業內翹楚。因此,現在的獨立專家人選,是恰當選擇。


不過,政府重視和人選對頭,不等於獨立專家小組可以發揮應有效用。高鐵延誤揭示出來的是兩個層次的管理問題,一個是港鐵內部管治、另一個是政府透過港鐵董事局對港鐵的管治。現在政府公布的獨立專家小組職權範圍,是兩個檢討和一個檢視。兩個檢討都僅及於高鐵項目的港鐵內部管理監察、另外是政府對高鐵項目的監察機制;一個檢視則是就任何制度性和其他問題,提出改善建議。這個職權範圍顯示,港鐵董事局未列為檢討範圍。按已經披露的資料,董事局就高鐵延誤的關連度,甚多曖昧。若董事局主席錢果豐等人在管理層公布之前,一直不知道延誤的說法屬實,則這樣的董事局如何對管理層實施有效領導、是否盡職盡責,都值得和必須查究;另外,若董事局或其中少數人本就知道延誤的事,卻不設法糾正,反而在事態揭發之後意圖切割,則這樣的董事局又怎樣領導管理層,也必須釐清。


至於政府透過董事局對港鐵的管治,若不搞清楚董事局在高鐵項目的角色和責任,則董事局對港鐵其他業務的領導和掌握,處於怎樣的狀態,政府也可能「盲中中」,不會知道有問題而因應改善。我們認為高鐵延誤事故,管理層的缺失和責任躍然紙上,且待獨立專家小組理出信而有徵的脈絡頭緒,但是港鐵董事局不在檢討之列,這是嚴重短板;整個檢討是一幅拼圖,缺少查究董事局,實際上是缺少一大塊,拼圖不可能完整,所謂改善措施最終仍然擺脫不了天殘地缺的窠臼。


獨立專家小組並非法定機構,沒有調查權力(此所以林鄭月娥在公布和回答記者問題時,從未提及「調查」兩個字),他日小組向各方面索取文件,是否順利,須視乎包括港鐵在內的各方面是否合作。特別是承建商,他們一年多來就工程進度與港鐵的文件往還,最能說明高鐵工程存在什麼問題,承建商會否配合專家小組的工作,值得關注;因為基於商業秘密、或是不想得罪港鐵或政府,以免影響日後承接工程,承建商或許就提供文件會有保留,這樣的話,專家小組如何找出真相或真相的全部,這是看得見的挑戰。


獨立專家小組的職權範圍,不包括建議問責,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此乃不足,不過,若專家小組能夠全面檢討整件事,包括董事局的角色、承建商又願意配合,只要他日專家小組在報告完整臚列發現和證據,誰要負責就自然浮現;因此,毋須擔心追究責任問題,只要檢討夠全面,到時候誰要被問責,不構成問題。只是,專家小組的工作上不及董事局,下須視乎承建商是否充分配合,能否突破這些先天缺憾,且看專家小組的功力了。


事故揭發未幾,港鐵率先宣布成立所謂獨立委員會,調查高鐵延誤成因及董事局為何未能及早得悉高鐵延遲對成本及通車日期的影響,云云。這個調查十分荒謬。首先,調查範圍已經徹頭徹尾為董事局開脫,而那個調查委員會,由港鐵董事局6名非執董組成,自己本應是調查對象,現在卻宛如惡人先告狀地追查他人的責任,這是哪門子調查?這種自己人查自己人、又假定董事局「無罪」的調查,只是自欺欺人之舉,很難取信於人。


港鐵自我調查

難取信於人

港鐵是一家公共機構,壟斷了鐵路交通,在整體公共交通運輸佈局也是最大一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港鐵之異化有目共睹,它的不務正業,負面效果已經反映在事故頻仍、服務質素下降的事實。本來趁高鐵事故,是全面對港鐵進行體檢,找出缺失、對症下藥的好機會,只是港鐵以自我本位尋求自救,政府則未見拿出直搗黃龍的決心。有立法會議員提出引用權力及特權條例調查高鐵事件,看建制陣營的取態,成事機會不大,現在只能寄望獨立專家小組在有限的權力下,找出港鐵病灶,迫使政府從管治層面整治港鐵,使港鐵回復為港人利益服務的公共機構。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