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泛民分裂的新聞,看得人十分納悶。香港政壇,有種十年如一日的感覺。政圈中人說來說去,根本都是老樣子,沒有突破。
所謂溫和派,就是希望在中央首肯的範圍下,拼出個既是民主兼具共識的政改方案,但是,這可能嗎?民主真的可以如此這般的爭回來嗎?
很多溫和派修辭語彙,當中所指的(什麼中央協商、各界共識、溫和派系整合,等等),說穿了,根本沒有什麼群眾人民的份,而是一群政治精英代理人之間的拉扯與探戈。
歷史彷彿在重演。當下更令我想起,25年前基本法草稿最後諮詢期間,又是各路政治精英之間的政改方案競逐,結果大部分香港人迷失於政治五里霧中,根本不知大家在爭拗什麼,最後所謂小憲法(基本法定稿)就這樣强行通過了,香港人根本不明不白。
也就是說,大家不好再執迷於精英間的方案競逐之上,而是很簡單,回歸基本道理,問問:香港人能否真的當家作主?
全民提名是重要指標,否則,就請提一個真正徹底民主化的提名委員會(不是保留四大界別那一種,而是民選產生,但仍看不通為何有理由不包括全民提名) 。
但說來說去,這不是方案問題,而說到底,政治也不止是表態。畢竟,溫和也好激進也罷,其政治力量只能來自願意捍衛自己權力的普羅民眾。
循此下去,不難明白,所謂泛民分裂,就是黃之鋒跟陳方安生的分裂,它代表了抗命和認命。
黃之鋒說:是時候以公民抗命向中央施壓;但陳方安生卻截然不同的說:既然中央已不允許公民提名,這樣下去根本無談判餘地云云。但問題是:什麼是抗爭?這之於陳太,抗爭似乎就不過就是爭取「中央允許」的?但相反來說,抗爭的任務,難道不就是挑戰種種對香港的禁制和壓迫?
香港人要選擇的,並非什麼激進或溫和,而是抗命或認命,這才是關鍵。
所謂溫和派,就是希望在中央首肯的範圍下,拼出個既是民主兼具共識的政改方案,但是,這可能嗎?民主真的可以如此這般的爭回來嗎?
很多溫和派修辭語彙,當中所指的(什麼中央協商、各界共識、溫和派系整合,等等),說穿了,根本沒有什麼群眾人民的份,而是一群政治精英代理人之間的拉扯與探戈。
歷史彷彿在重演。當下更令我想起,25年前基本法草稿最後諮詢期間,又是各路政治精英之間的政改方案競逐,結果大部分香港人迷失於政治五里霧中,根本不知大家在爭拗什麼,最後所謂小憲法(基本法定稿)就這樣强行通過了,香港人根本不明不白。
也就是說,大家不好再執迷於精英間的方案競逐之上,而是很簡單,回歸基本道理,問問:香港人能否真的當家作主?
全民提名是重要指標,否則,就請提一個真正徹底民主化的提名委員會(不是保留四大界別那一種,而是民選產生,但仍看不通為何有理由不包括全民提名) 。
但說來說去,這不是方案問題,而說到底,政治也不止是表態。畢竟,溫和也好激進也罷,其政治力量只能來自願意捍衛自己權力的普羅民眾。
循此下去,不難明白,所謂泛民分裂,就是黃之鋒跟陳方安生的分裂,它代表了抗命和認命。
黃之鋒說:是時候以公民抗命向中央施壓;但陳方安生卻截然不同的說:既然中央已不允許公民提名,這樣下去根本無談判餘地云云。但問題是:什麼是抗爭?這之於陳太,抗爭似乎就不過就是爭取「中央允許」的?但相反來說,抗爭的任務,難道不就是挑戰種種對香港的禁制和壓迫?
香港人要選擇的,並非什麼激進或溫和,而是抗命或認命,這才是關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