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手足口病踏入高峰期,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本港本周3日內錄得13宗手足口病院舍爆發個案,高於過往每周的1至4宗。另引致該病的腸病毒71型感染個案錄得20宗,高於去年全年的12宗,其中一個案出現嚴重併發症。中心預料,有關個案在未來數星期會更活躍,已向私家醫生發信,提醒他們注意及呈報個案。
衛生防護中心指本月11日至13日錄得13宗手足口病院舍爆發,其中10宗來自幼稚園、2間中學及1間小學,涉及44人。至於私家醫生求診比率,在上月27日起的一周,急升約3倍,達每千診症有3.3宗。
3日錄13宗
中心指出,手足口病及腸病毒71型個案高峰期是5至7月,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染,通常在幼兒院或幼兒中心爆發。中心已去信幼兒中心、幼稚園及中小學,提出建議防控措施,有需要時停課阻止病毒傳播。
中心昨向全港醫生發信,指本港周邊地區的腸病毒個案亦增加,其中廣東省的手足口病個案,由3月時的2萬宗,至4月增加至超過8萬宗。另外,台灣醫院於4月27日至5月3日一周的腸病毒求診比率,較前一星期急增四成。
中心指出,常見病徵包括發燒、喉嚨痛、手腳出疹等,潛伏期為3至7日,並建議一旦出現持續高燒,不斷嘔吐及失眠,應立即求診。病童應留在家至發燒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結痂後才回校,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應常用稀釋的1:49家用漂白水清洗。
衛生防護中心指本月11日至13日錄得13宗手足口病院舍爆發,其中10宗來自幼稚園、2間中學及1間小學,涉及44人。至於私家醫生求診比率,在上月27日起的一周,急升約3倍,達每千診症有3.3宗。
3日錄13宗
中心指出,手足口病及腸病毒71型個案高峰期是5至7月,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染,通常在幼兒院或幼兒中心爆發。中心已去信幼兒中心、幼稚園及中小學,提出建議防控措施,有需要時停課阻止病毒傳播。
中心昨向全港醫生發信,指本港周邊地區的腸病毒個案亦增加,其中廣東省的手足口病個案,由3月時的2萬宗,至4月增加至超過8萬宗。另外,台灣醫院於4月27日至5月3日一周的腸病毒求診比率,較前一星期急增四成。
中心指出,常見病徵包括發燒、喉嚨痛、手腳出疹等,潛伏期為3至7日,並建議一旦出現持續高燒,不斷嘔吐及失眠,應立即求診。病童應留在家至發燒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結痂後才回校,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應常用稀釋的1:49家用漂白水清洗。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