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將於香港時間明晨揭曉,這裏無謂預測勝負,最有市場噱頭之作無疑是《華爾街狼人》,拜金炒股加上嫖賭飲蕩吹,成為馬田史高西斯執導數十年來最叫座電影,香港票房現已超過二千萬港元,繼續旺場。以戲而論,另一奧斯卡熱門片《騙海豪情》其實更佳,但香港收入只是六百多萬。至今仍未落畫的港產賀歲片,《金雞sss》已過四千萬,《賭城風雲》三千多萬,也證明了嫖和賭多麼吃香。
開畫新片較多觀眾是《絕地孤軍》和《龐貝末日:天火焚城》,提名奧斯卡的《被奪走的12年》及《一個葬禮四個失禮》郤冷淡得多,不大符合本地市場口味,如果得獎或可加強號召力吧。
《絕地孤軍》愛國主義教育片
先談《絕地孤軍》(Lone Survivor),取材真人真事,拍攝美軍「海豹」特攻隊在阿富汗山區進行危險任務,被塔利班人馬追殺,四精兵死剩一人。全片不靠特技,注重浴血搏殺的實感,槍火激烈。最突出是麥克華堡等主角們在崇山峻嶺、懸崖石壁上翻滾逃生的情景,撻到粉身碎骨,血腥效果很強。這部猛男片顯然適合愛看挑戰「人肉」極限的影迷,很刺激,也可使喜歡野外歷險的人士看後提高警惕,以防大意出事。
但該片本身屬於美軍宣傳片,亦是美式愛國主義教育片,雖然荷李活效率遠勝中國大陸主旋律電影,我認為也不值得吹捧。相比之下,戲路相近的《拆彈雄心》才是優異之作,女導演嘉芙蓮碧格露在美國反恐戰受怨罵之際拍出那部小本片,表揚冒死拆彈的美軍,比今次男導演Peter Berg敢作敢為和有誠意。
《被奪走的12年》一味慘情
至於奧斯卡提名甚多的《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描述美國百多年前可怕真事。那是南北戰爭之前,一個多才多藝的東北部自由黑人,被擄往南部賣作黑奴,在農場過着非人生活。農場主有好有壞,然而好主人也把他當作財產,明知他蒙冤受屈也不讓他恢復自由。這黑人忍辱偷生,經歷非常慘酷。
導演史提夫麥昆是英國黑人奇才,因視覺藝術成就獲英女王授勳,近年拍了米高法斯賓達主演的兩部劇情片《大絕食》(Hunger)和《色辱》(Shame),然後進軍美國拍成《被奪走的12年》,由另類轉入主流。這新作不大賣弄影像,而像通俗劇,淺白而沉痛地呈現黑人血淚史。男主角是曾主演《2012末日預言》的茲維特艾治福,還有畢彼特、米高法斯賓達、賓尼狄甘巴帕治、保羅渣馬堤、保羅丹諾等白人影星助陣合演,都落力刻劃白人奸險,反而演正義白人的畢彼特最表面化。
近年不少西片重提美國黑白恩仇,包括塔倫天奴的《黑殺令》、史匹堡的《林肯傳》和近期豐富感人的《白宮管家》。看了這幾部後,我覺得《被奪走的12年》一味慘情,不算深刻獨特。當然,西方近代奴隸制的醜惡歷史始終應該回顧,不可遺忘。亦請注意,愈來愈多黑人編導拍攝這類題材(《白宮管家》台前幕後亦是黑人為主),提供了他們的感受與角度。
《一個葬禮四個失禮》編導演出色
至於梅麗史翠普又照例角逐影后獎的《一個葬禮四個失禮》(August: Osage County),是John Wells導演的冷門話劇片,由原著劇作家Tracy Letts親自改編。話說一個老頭自殺而死,遺孀梅麗史翠普與三個女兒茱莉亞羅拔絲、茱麗葉露意絲、茱莉安尼高遜及其他親屬共聚送殯,飲解穢酒時唇槍舌劍大吵大閙,隨後釀成很多是非。此片不是搞笑戲,而是田納西威廉斯式,描寫美國南部家庭情仇,人性糾紛,還有亂倫的情慾秘密,並且充滿黑色荒謬感。
儘管冷門,其實《一個葬禮四個失禮》是今期新片中編導演最出色的一部,除了女星們各有千秋,梅麗史翠普的尖酸刻薄演技尤其出位,幾位合演男星亦好。其中正在走紅的賓尼狄甘巴帕治確實演技多變,今次演宅男,跟他的電視新福爾摩斯形象及在《被奪走的12年》演奴隸主完全不同。他最近主演科學奇才圖靈傳記片《模擬遊戲》,現正後期製作。
《千里伴我尋》故事感人
還有映了個多星期的英國片《千里伴我尋》(Philomena),也提名數項奧斯卡獎。史提芬費雅斯的導技和茱迪丹芝的演技都平平,勝在那真實故事相當感人,並且揭發了愛爾蘭天主教會的醜聞。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