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全球四大光伏企業之一的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日正式宣布進入破產重整。儘管包括尚德創始人在內的很多人,將這一危局歸咎為產能過剩,但無疑,造成產能過剩的根源卻是政府主導產業發展的體制。
產能過剩 光伏頭號敵人
「光伏行業產能過剩,是導致尚德由盛轉衰的主要原因。」接受媒體採訪時,尚德電力創始人施正榮如是說。
據不完全統計,內地156家電池組件企業2011年的太陽能電池產能已超過35GW,2012年產能在40GW以上,產量超過24GW。歐盟發布報告也顯示,2012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能達到80GW,中國佔據超過50%份額。
與此同時,外部經濟環境的不彰導致的外部需求萎縮,進一步壓低了光伏產品的價格。光伏企業在面臨國內同行競相壓價的同時,在國際市場上與同處窘境的國際同行短兵相接,直接導致了後者所在國頻揮貿易救濟大棒。2012年,中國光伏的主要出口市場美國、歐盟先後揮起「雙反」大棒,使中國光伏行業受到空前嚴重擠壓。
事實上,受困於產能過剩的並非光伏產業,包括風電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均出現了產能過剩。普遍性的產能過剩不僅導致了大量資源浪費,更成為中國現階段產業發展的頭號大敵。
全行業的產能過剩昭示着,必然有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原因在背後作祟,這一原因便是政府主導產業發展的現有體制。
尚德不會是最後一個受害者
一些人不願承認這一點,是因為很多時候,政府主導體制是以「救世主」的身分出現。如去年下半年,在美歐「雙反」大棒陰影下,中國政府在此前扶持的基礎上,先後出台多項鼓勵和支持政策「救市」,太陽能光伏行業儼然成為「政策市」行業。
誠然,由於光伏發電的經濟性較差(其成本是常規能源發電成本的3倍左右),光伏產業仰賴政府一定程度的支持和補助。但這並不等於政府可以對某行業產業上下其手,甚至主導產業發展。
然而,政府對於產業發展的主導卻是目前的現實。從未經充分論證就一哄而上「打造新能源基地」,到政府直接主導下的產業發展引起的企業成本外部化效應、投資補貼效應和風險外部化效應,扭曲了企業投資行為。很多政府的幫忙倒是聊勝於無,甚至飲鴆止渴。
更有分析人士直陳,以GDP為導向的經濟核算和政績考核體系,是導致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這一導向以產出為核算標準,只重數量不重品質,容易高估經濟規模和總量,同時重複核算和過剩產能很可能被計入GDP核算中,助推了政府的投資衝動。
政府主導對於產業規律的扭曲,是造成尚德悲劇的最根本原因。隨着新一屆政府上台,儘管「尊重市場規律」被再次重申,但迄今還沒有看到實質性動作(發改委並未有放權迹象便為一大明證),使人憂心,尚德也許並不是結束,而只是一個噩夢的開始。
馮其十
產能過剩 光伏頭號敵人
「光伏行業產能過剩,是導致尚德由盛轉衰的主要原因。」接受媒體採訪時,尚德電力創始人施正榮如是說。
據不完全統計,內地156家電池組件企業2011年的太陽能電池產能已超過35GW,2012年產能在40GW以上,產量超過24GW。歐盟發布報告也顯示,2012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能達到80GW,中國佔據超過50%份額。
與此同時,外部經濟環境的不彰導致的外部需求萎縮,進一步壓低了光伏產品的價格。光伏企業在面臨國內同行競相壓價的同時,在國際市場上與同處窘境的國際同行短兵相接,直接導致了後者所在國頻揮貿易救濟大棒。2012年,中國光伏的主要出口市場美國、歐盟先後揮起「雙反」大棒,使中國光伏行業受到空前嚴重擠壓。
事實上,受困於產能過剩的並非光伏產業,包括風電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均出現了產能過剩。普遍性的產能過剩不僅導致了大量資源浪費,更成為中國現階段產業發展的頭號大敵。
全行業的產能過剩昭示着,必然有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原因在背後作祟,這一原因便是政府主導產業發展的現有體制。
尚德不會是最後一個受害者
一些人不願承認這一點,是因為很多時候,政府主導體制是以「救世主」的身分出現。如去年下半年,在美歐「雙反」大棒陰影下,中國政府在此前扶持的基礎上,先後出台多項鼓勵和支持政策「救市」,太陽能光伏行業儼然成為「政策市」行業。
誠然,由於光伏發電的經濟性較差(其成本是常規能源發電成本的3倍左右),光伏產業仰賴政府一定程度的支持和補助。但這並不等於政府可以對某行業產業上下其手,甚至主導產業發展。
然而,政府對於產業發展的主導卻是目前的現實。從未經充分論證就一哄而上「打造新能源基地」,到政府直接主導下的產業發展引起的企業成本外部化效應、投資補貼效應和風險外部化效應,扭曲了企業投資行為。很多政府的幫忙倒是聊勝於無,甚至飲鴆止渴。
更有分析人士直陳,以GDP為導向的經濟核算和政績考核體系,是導致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這一導向以產出為核算標準,只重數量不重品質,容易高估經濟規模和總量,同時重複核算和過剩產能很可能被計入GDP核算中,助推了政府的投資衝動。
政府主導對於產業規律的扭曲,是造成尚德悲劇的最根本原因。隨着新一屆政府上台,儘管「尊重市場規律」被再次重申,但迄今還沒有看到實質性動作(發改委並未有放權迹象便為一大明證),使人憂心,尚德也許並不是結束,而只是一個噩夢的開始。
馮其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