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要改變吃白米飯的習慣,可依照以下一些貼士﹕
1. 逐少減分量
改變飲食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宜先減分量,如將平時吃的一半分量,改以粗糧代替
2. 逐款試味
嘗試不同全榖類的味道,每種粗糧都有不同味道,最好買小量(如一斤)回家試。
3. 煮好混合吃
每種榖類所需水分、煮食時間不同,一般來說,筆者建議把白米飯和其他榖類分開煮,煮好才混合吃。
4. 煮餸滲粗糧
在主食以外的食物加入粗糧,如炆餸加入薏米(見昔日《明報》:2012年6月3日)、燕麥、豆類(見2012年6月24日)等。
5. 粗糧成主餐
改變食用主食的方法,例如以全麥粉(見2012年12月16日)、小米(見2012年11月18日)、蕎麥(見2012年4月29日及6月17日)和扁豆(見2012年5月27日)做班戟和煎餅;或有味的粗糧如意大利飯(risotto)等。
6. 周末儲糧 隨時翻煮
周末做好準備,白米需要即煮即吃,但糙米、扁豆等粗糧,一早煮定,儲存在雪櫃,翻煮來吃,自由配搭。
7. 同吃榖豆 營養均衡
米飯除了提供碳水化合物,亦有小量胺基酸。茹素的人需要從植物攝取身體需要的所有胺基酸,故要特別留意這點。榖類和豆類各缺乏不同的必須胺基酸,故同一時間吃它們,對攝取均衡營養是最理想的。例如上星期介紹的扁豆餅便用了白米和扁豆,古老的食譜已有這種智慧。
1. 逐少減分量
改變飲食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宜先減分量,如將平時吃的一半分量,改以粗糧代替
2. 逐款試味
嘗試不同全榖類的味道,每種粗糧都有不同味道,最好買小量(如一斤)回家試。
3. 煮好混合吃
每種榖類所需水分、煮食時間不同,一般來說,筆者建議把白米飯和其他榖類分開煮,煮好才混合吃。
4. 煮餸滲粗糧
在主食以外的食物加入粗糧,如炆餸加入薏米(見昔日《明報》:2012年6月3日)、燕麥、豆類(見2012年6月24日)等。
5. 粗糧成主餐
改變食用主食的方法,例如以全麥粉(見2012年12月16日)、小米(見2012年11月18日)、蕎麥(見2012年4月29日及6月17日)和扁豆(見2012年5月27日)做班戟和煎餅;或有味的粗糧如意大利飯(risotto)等。
6. 周末儲糧 隨時翻煮
周末做好準備,白米需要即煮即吃,但糙米、扁豆等粗糧,一早煮定,儲存在雪櫃,翻煮來吃,自由配搭。
7. 同吃榖豆 營養均衡
米飯除了提供碳水化合物,亦有小量胺基酸。茹素的人需要從植物攝取身體需要的所有胺基酸,故要特別留意這點。榖類和豆類各缺乏不同的必須胺基酸,故同一時間吃它們,對攝取均衡營養是最理想的。例如上星期介紹的扁豆餅便用了白米和扁豆,古老的食譜已有這種智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