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海外項目成本增加,新投產項目又未能及時帶來可觀的產量貢獻,中海油(0883)去年純利下跌9.3%至636.91億元(人民幣.下同)。即使收購加拿大油氣生產商Nexen已於2月底完成交割,集團仍未能評估它所帶來的貢獻。
雖然純利下跌,但集團擬派末期息每股0.32港元,較去年增14%。但全年派息每股0.47港元,按年減少9.4%。
末期息增14% 全年派息減9%
歷經波折,中海油先後得到加拿大及美國政府批准收購Nexen。但集團首席執行官李凡榮昨日只重複去年提出收購時的說法,即收購能為集團整體增加30%儲量及20%產量,並表示集團接下來要跟北美的總部研究未來工作重點,但沒有就今年或「十二五」期間貢獻作出估計。
集團去年油氣產量增加3.2%至3.424億桶油當量,低於其十二五期間6至10%複合增長率的目標。而去年Nexen產量為6930萬桶油當量,若計算在內共4.117億桶,較中海油2011年產量增加24%。
今年集團在中國海域將有10個新油氣田投產,加上去年停產的蓬萊油田已全面復產,而Nexen的業績今年將併入集團財務報表中。但集團預計今年產量最多只增1.6%,主席王宜林指出,去年油田因老化而遞減的產量佔總產量十分之一,新油田要先彌補這損失,才有增量的貢獻。至於蓬萊油田,仍要做大量工作才能恢復高峰產量。
產量增長放緩,另一方面海外項目成本高企。去年集團桶油成本大增16.8%至35.73美元,當中操作費達每桶10.44美元。集團首席財務官鍾華解釋,是由於作業成本較高的加拿大油砂項及伊拉克項目,分別在去年增加產量及投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