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鐵達時」(Titus)及「司馬」(CYMA)是時間廊獨家代理的兩大品牌,黃創增認為,要將時間廊的發展再提升一個層次,關鍵不在於引入更多品牌,乃是在原有基礎上深度耕作。「成功的品牌不用多,夠深度就得。」
像鐵達時這樣的「老牌子」,在香港「落戶」幾十年,作為中產消費品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但在黃創增眼中,鐵達時除了是手表品牌,還可以進行另一次創新。他表示,已小規模推出鐵達時手袋、銀器珠寶等產品「試水溫」,市場初步反應也不俗,「假以時日,鐵達時亦有機會成為潮流配飾(fashion accessory)品牌」。
深耕細作 提升層次
除了橫向擴展產品類型,銷售渠道的革新又是一策。黃表示,由於「司馬」表在內地市場廣受歡迎,產品除了在時間廊門市有售外,公司兩年前也在上海成立了一個基地,仿效瑞士表商將手表批發予內地銷售渠道,至今也取得不錯成績。
將品牌做得夠「精」、夠「深」是黃創增的宗旨,但他表示會繼續物色其他具潛力的品牌,「最重要是避免造成同店相食問題」。此外,即使品牌發展策略再多變,「但一定要圍繞核心業務,不可偏離」。
像鐵達時這樣的「老牌子」,在香港「落戶」幾十年,作為中產消費品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但在黃創增眼中,鐵達時除了是手表品牌,還可以進行另一次創新。他表示,已小規模推出鐵達時手袋、銀器珠寶等產品「試水溫」,市場初步反應也不俗,「假以時日,鐵達時亦有機會成為潮流配飾(fashion accessory)品牌」。
深耕細作 提升層次
除了橫向擴展產品類型,銷售渠道的革新又是一策。黃表示,由於「司馬」表在內地市場廣受歡迎,產品除了在時間廊門市有售外,公司兩年前也在上海成立了一個基地,仿效瑞士表商將手表批發予內地銷售渠道,至今也取得不錯成績。
將品牌做得夠「精」、夠「深」是黃創增的宗旨,但他表示會繼續物色其他具潛力的品牌,「最重要是避免造成同店相食問題」。此外,即使品牌發展策略再多變,「但一定要圍繞核心業務,不可偏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