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隧道收費亭屢次發生隧道職員被撞意外,記者昨日現場觀察所見,司機駛經收費亭的安全意識不足,絕大部分司機駛過收費亭自動繳費通道時,均未有收慢。同時,收費亭與隧道公司行政大樓之間亦缺乏過路設施,收費亭職員被迫橫過多條行車道,以往返行政大樓及收費亭,每日上下班、前往用膳如廁的路途,也是險象環生。
職員往返行政大樓 險象環生
獅子山隧道往九龍及往新界方向兩邊收費亭,分別各有兩條自動繳費通道,往九龍方向靠左邊行人路的一條為巴士、旅巴及大型貨車等車速較慢的大型車輛使用,靠右的一條則為私家車、輕型貨車及密斗貨車等車速較快車輛使用。
在前往新界方向的收費亭旁邊的一條自動繳費通道,記者粗略計算,發現1分鐘共有10輛車駛過,但當中只有1輛車的司機有意識將車速減慢,其餘車輛均以高速駛過自動繳費通道,似未有預料或會有人在自動繳費通道兩旁走出。由於缺乏過路設施,隧道職員無論上下班、交更及用膳,均要橫過多條行車道返回行政大樓,若遇司機一不留神,意外便會發生。
明報記者
職員往返行政大樓 險象環生
獅子山隧道往九龍及往新界方向兩邊收費亭,分別各有兩條自動繳費通道,往九龍方向靠左邊行人路的一條為巴士、旅巴及大型貨車等車速較慢的大型車輛使用,靠右的一條則為私家車、輕型貨車及密斗貨車等車速較快車輛使用。
在前往新界方向的收費亭旁邊的一條自動繳費通道,記者粗略計算,發現1分鐘共有10輛車駛過,但當中只有1輛車的司機有意識將車速減慢,其餘車輛均以高速駛過自動繳費通道,似未有預料或會有人在自動繳費通道兩旁走出。由於缺乏過路設施,隧道職員無論上下班、交更及用膳,均要橫過多條行車道返回行政大樓,若遇司機一不留神,意外便會發生。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