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關於當前中國經濟減速的性質,筆者認為它具有自然減速和周期減速的雙重特徵,作為一個整體,中國距離自然減速區間仍有一段時間差,理想狀態下,中國最快將於2015年前後進入減速期;但作為中國先行先試、具有特色的區域經濟體,東南沿海發達省市或已進入自然減速區間,GDP增長率將由過去平均超過10%的高速增長區間,逐步過渡至未來5至10年的8%左右的中速增長區間。
沿海GDP增長率料減至8%
由於當前中國的經濟減速帶有雙重性質,應對經濟減速的政策選項也應該是「周期應對與促進轉型並重」,即(1)着眼於中長期,實施結構性改革,使東南沿海省市未來的經濟增長更加依賴於資源效率,不是資源投入。(2)着眼於短期,實施逆周期調節政策,避免GDP增長率出現失速下滑風險,適當加大重點專案建設、保障房建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建設,酌情放鬆銀行體系資金向實體經濟傳導的管制約束。在6月及7月兩次減息並擴大存貸款利率上下浮動之後,考慮到2012年底通脹率有望回升,筆者認為利率調整應當大致到位,流動性管理則在外匯佔款降低的背景下更多依靠準備金率降低和公開市場操作。
由於有效投資不足是導致當前經濟周期性下滑的最主要因素,預計只有原材料價格下行、庫存調整的接近尾聲、產能利用率的提升才能最終改善製造業的盈利預期,使製造業投資恢復常態。只有房地產市場成交量的回暖才能直接帶動房地產新開工的回升,並通過帶動土地市場的復蘇間接恢復地方政府的投資能力。
如果這兩個市場自發力量不能自然帶動製造業、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恢復常態,那麽當前中國最需要的逆周期應對政策,是通過適當的財政投資來帶動逆周期投資活動的上升。
限制貸款 投資下跌主因
另外,為了解除銀行體系資金向實體經濟傳導的約束,下一階段逆周期調控政策的可以考慮的重點可以是:
第一, 在保持總體調控基調不變的前提下,結構性地酌情適當放鬆對基礎設施貸款、和中小戶型自住型為主的房地產貸款的行業貸款限制。目前的監管和風險指引政策,對行業貸款的限制主要體現在融資平台貸款和房地產開發貸款,這些限制和約束是導致當前投資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資料上看,基礎設施投資延續2011年以來的回落態勢,2012年1至5月份同比增速僅為5.6%,接近歷史最低水平;房地產投資則從2011年30%的增速回落到當前23%左右,回落幅度高達7個百分點。由於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合共佔投資的比例達45%,它們的下滑會直接拖累相關行業的盈利、生產和投資預期,對製造業投資產生間接衝擊。
房價可能因供應短缺再急升
但是,在當前情形下,在保持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基調不變的前提下,適當放鬆面向剛性需求的部分貸款限制是十分必要的,原因有三:(1)房地產在建面積高達50億平米,這不僅包含已經預售、需要交付的部分,也包含未來1至3年的潛在供應,如果這些在建面積不能順利形成有效供應,那麽下一個周期中,房地產市場極有可能因為供應短缺而陷入房價再度上漲的迴圈,已有的房地產調控成果也將「得而復失」;(2)如果大量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在建專案形成爛尾工程,對宏觀經濟和金融系統不良貸款的威脅更大;(3)綜合判斷,在保持總體調控基調不變的前提下,適當支援對部分面向剛性需求的房地產貸款和基礎設施貸款的行業限制,是抑制投資進一步下滑的關鍵。
(應對經濟放緩之法,二之一)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沿海GDP增長率料減至8%
由於當前中國的經濟減速帶有雙重性質,應對經濟減速的政策選項也應該是「周期應對與促進轉型並重」,即(1)着眼於中長期,實施結構性改革,使東南沿海省市未來的經濟增長更加依賴於資源效率,不是資源投入。(2)着眼於短期,實施逆周期調節政策,避免GDP增長率出現失速下滑風險,適當加大重點專案建設、保障房建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建設,酌情放鬆銀行體系資金向實體經濟傳導的管制約束。在6月及7月兩次減息並擴大存貸款利率上下浮動之後,考慮到2012年底通脹率有望回升,筆者認為利率調整應當大致到位,流動性管理則在外匯佔款降低的背景下更多依靠準備金率降低和公開市場操作。
由於有效投資不足是導致當前經濟周期性下滑的最主要因素,預計只有原材料價格下行、庫存調整的接近尾聲、產能利用率的提升才能最終改善製造業的盈利預期,使製造業投資恢復常態。只有房地產市場成交量的回暖才能直接帶動房地產新開工的回升,並通過帶動土地市場的復蘇間接恢復地方政府的投資能力。
如果這兩個市場自發力量不能自然帶動製造業、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恢復常態,那麽當前中國最需要的逆周期應對政策,是通過適當的財政投資來帶動逆周期投資活動的上升。
限制貸款 投資下跌主因
另外,為了解除銀行體系資金向實體經濟傳導的約束,下一階段逆周期調控政策的可以考慮的重點可以是:
第一, 在保持總體調控基調不變的前提下,結構性地酌情適當放鬆對基礎設施貸款、和中小戶型自住型為主的房地產貸款的行業貸款限制。目前的監管和風險指引政策,對行業貸款的限制主要體現在融資平台貸款和房地產開發貸款,這些限制和約束是導致當前投資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資料上看,基礎設施投資延續2011年以來的回落態勢,2012年1至5月份同比增速僅為5.6%,接近歷史最低水平;房地產投資則從2011年30%的增速回落到當前23%左右,回落幅度高達7個百分點。由於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合共佔投資的比例達45%,它們的下滑會直接拖累相關行業的盈利、生產和投資預期,對製造業投資產生間接衝擊。
房價可能因供應短缺再急升
但是,在當前情形下,在保持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基調不變的前提下,適當放鬆面向剛性需求的部分貸款限制是十分必要的,原因有三:(1)房地產在建面積高達50億平米,這不僅包含已經預售、需要交付的部分,也包含未來1至3年的潛在供應,如果這些在建面積不能順利形成有效供應,那麽下一個周期中,房地產市場極有可能因為供應短缺而陷入房價再度上漲的迴圈,已有的房地產調控成果也將「得而復失」;(2)如果大量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在建專案形成爛尾工程,對宏觀經濟和金融系統不良貸款的威脅更大;(3)綜合判斷,在保持總體調控基調不變的前提下,適當支援對部分面向剛性需求的房地產貸款和基礎設施貸款的行業限制,是抑制投資進一步下滑的關鍵。
(應對經濟放緩之法,二之一)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回應 (0)